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不会思考,不善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观约取,标新立异。他告诫我们读书时反复思考,可以起到消化、吸收、运用和发展问题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人非万能,尤其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里,无论你的学识有多么地渊博,总还会有很多你不懂、不会的东西,怎么办?只有通过学习,在书本中,在生活里学习,在工作上学习,不断地学习、汲取各种有用的养料,以充实、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使我们从不懂到懂,从一知半解到融会贯通。
然而,并非世间万物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就需要我们拿起思考的武器,静心分析,有所侧重的选取真正有用的、适合自己的东西来学。对于所学的东西,亦要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唯有如此,你才算是真正领悟到知识的奥妙所在。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家长要教会孩子懂得学习,善于思考,因为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果。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地思考我们的工作,思考我们的生活,思考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所学才能得以巩固,技能才能日益纯熟,人生才会愈来愈充实、丰富。
教会孩子思考,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但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发现,我们的孩子往往没有养成多思考的习惯,他们学习成绩上不去,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有的孩子厌倦学习,通常是因为缺乏应有的思考策略,不会正确的思考和合乎逻辑的思考造成的。
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思考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使孩子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只有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孩子才能体验到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事。
思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有些中小学生学习热情很高,题做了不少,辅导班参加了不少,可对所学知识仍然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思考这个关键环节。学习是一个接受的过程,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沟通和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静止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变成自己的财富。思考,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提炼、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勤思考,多领会知识的背景、基础、内涵、实质,并用于学习中。只有这样,学到的理论才是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的效果才会好。
我们的现行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是强调勤学苦学,却忽视多思。多思就是多思考,其实,“学”和“思”一样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思”比“学”更重要。
“多思”就是要勤于动脑,专注学习,通过不断的努力,使我们的孩子能够自立生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聪明与否,要成才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而对知识掌握,则必须勤学而多思。只有经过思考,才能消化、掌握学习的知识,使书上讲的变成自己的东西。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举一反三。
从十几岁离开校园,自学30年不辍,能够走到今天,我得益的就是勤学多思。在自学的路上艰难的跋涉,不勤勉付出肯定不行,而只是闷头苦学,不去思索更不会有大的进步。思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可以明晰我们的目标,这样学起来就顺畅,成果就会更高。
做了父亲以后,我将我的这一习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我的女儿,孩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也正是她的勤学多思,使得她学有所成,日益进步。多思善想使孩子心灵手巧,一件件精美的手工给了我们最好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