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管心态值得理性投资者分析

(2019-08-05 08:38:10)
标签:

股市

杂谈


上市公司好不好,优秀管理团队不可少。这是资深投资者尽知的道理。在被奉为股神的巴菲特投资理念中,一个公司管理团队是否优秀是他一直强调的重点,A股中最直白的话是投资公司不外就是投资董事长。然而,要考察一个董事长值不值得我们去投资,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验告诉我们,用“听其言观其行”的古训去洞察一个人的本性并不容易,更何况一个人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生活环境下的“进化”还不易察觉。

近年在严监管中,上市公司被查处的违规案件不断攀升,在每个周末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例会中,也不时地出现这方面的内容。同花顺整理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上市公司被查处的各类违规案件为350件次,总共被罚款金额为11.37亿元;2017年这些数据上升为477件次,35.58亿元;2018659件次,81.46亿元;2019年至今395件次,罚款金额较少,只有4.6亿元。被查处案件每年以百件次的速度快速增长,这也许一方面在于严监管的常态化,另一方面则在于高管们似乎仍习惯于“意气”用事。

后面这一点我们从上市公司高管不当言论在近期不断曝出可以见到一斑,上周大族激光董事长“怒怼”央视记者引发轩然大波,而今年类似的事件如迈瑞医疗董秘现场质问持100股还来开股东大会的小股东“是何居心”,以及千山药机董事长斥责投资者赌博的言论,无不让投资人惊心:这些上市公司高管对股市的认识竟然是这样的!

  我们不排除这些高管的经营业务水平在业内称雄,只是在对待小股东、对待媒体监督等的投资关系管理上欠缺火候,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这种最基本的股市常识都能被忽视,尤其是在公司已经成长为市场公认的白马蓝筹之时,则只能证明这家公司与优秀无缘,至少这已经从侧面反映了高管的鄙陋和傲慢心态。这种心态之下,企业过去越成功,将可能越成为一种负累。因此,要继续投资这类公司,短期需要更多地从行业方面去着手,中长期则要看其管理层有无改变自己如此心态的能力。

     近几年的快速IPO——统计表明,2016IPO数量为227家,2017438家(当年提出解决IPO堰塞湖),2018105家,今年至今已达105家,而随着科创板的设立,相信IPO提速将是毫无悬念的——每一家民企的上市,意味着几个千万或亿万富翁的诞生,这些公司的创业者基本“功成名就”“财务自由”,在“一夜暴富”面前,如果把握不好心态,膨胀起来可能就会“意气”用事,失去了自我。就此角度而言,对新上市公司管理者的心态,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和分析。科创板的热炒,短期也许可以持续,但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反而应该等待其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再参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