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证监会2019年主要工作将是推行做空机制”的谣言引发股市大幅震荡。在A股历史上,谣言引发市场涨跌并不稀奇,不过昨日谣言澄清前(10:30之前)那种放量直泄的跌法,还是引发笔者好奇。最近市场涨涨跌跌,“阵势”(上升通道)却始终保持得很好,这样的状态下,周二早盘这种给人以“落荒而逃”观感的走势,不免出乎市场意料。结合消息面和时间窗口,此举或许很有“深意”,值得思索一番。
近日重要的消息,一是证监会换了“掌门人”,一是周一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保险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拓宽专项产品投资范围,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换掌门人被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笔者认为,就短期而言,这种心理层面上的“利好”是没有疑义的。但长期来看,却还需要观察新主席施政方向的变化,毕竟,不同的施政方向,意味着在资本市场的监管风格上可能会有些改变。从市场的表现看,基本给出了相对理性的判断。对于鼓励保险资金入市,本身并没有什么新意,但直接“鼓励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则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实实在在地拓展市场长期资金来源的举措,只是“鼓励”的约束性不强,效果如何需要看市场对投资机会的挖掘。
不管怎样,就短期而言,两则消息都属“利好”无疑。本周一的行情表现得不急不慢,跟沪指遇到半年线压力有关;而周二的谣言即刻让盘中出现恐慌性的杀跌,则可以归咎于“时间窗口”效应。狗年行情仅剩下最后几个交易日,既想拿个过节“红包”,又害怕冒太大风险,这就是这个时间窗口带给我们的矛盾心态。这种心态导致的就是“见风就是雨”的操作方式,一有风吹草动,追涨杀跌极易形成。
其实,今年春节前的行情已算是按照我们设想中的最强姿态在行进,成交量也没有预期中那么低迷,之前预测中的“春季攻势”也越来越呈现出清晰的轮廓。这时候对各种“利空”消息的判断,需要更胆大心细,而不是人云亦云,操作失误,徒增后悔。
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认为,周二大市的大幅震荡,对后市行情的展开反而更为有利。沪指屯兵于半年线之前,多方借着谣言欲上反下,成就一次强力洗盘;而监管层的及时澄清,显示了对行情呵护的意愿。所以,从价量时空来说,目前看空的风险,应该比看多的风险更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