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疯狂活跃市场人气
(2018-01-13 08:38:11)区块链概念已在2018年伊始掀起了股市的第一个“炒作”高潮。在行情软件的区块链概念板块中,今年以来个股无一下跌,涨幅最高的易见股份更达到了惊人的58%以上,而该股去年的跌幅则高达24.54%,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去年以来,“概念炒作”几近熄火,尽管包括蓝筹行情在内,往往仍需要各种“概念”来推波助澜,但与蓝筹白马股依靠业绩低估产生的稳健向上行情相比,“概念炒作”还是显露出昨日黄花的意味,行情能具备持续性的越来越少。以笔者的理解,除了蓝筹股崛起将那些纯概念股比了下去之外,前几年的过度炒作导致的硬伤(估值过高)难辞其咎。前者属于外部变化,后者则属于自身原因。
区块链或许不算是什么新“概念”,此前也炒作过,两年前A股中的网络安全概念、征信概念和大数据概念,曾经都是这一概念的滥觞。当然,充其量那时都是零星炒作,如此大规模炒作的,并不多见。而至今,市场对区块链的理解,相信仍是个大问题。
“先行者”对此进行了普及工作: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情况下,多年来运行非常稳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于是其底层技术被抽象提取出来,称之为区块链技术,或叫分布式账本技术,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去中心化,无需中介参与、过程高效透明,成本很低。别的且不说,光这一项,可为企业经营省去多少成本?称之为“革命性”的技术,确实也并不为过。
但据多家上市公司周四的回应,对区块链的介入,基本都停留在技术研究、技术储备、技术跟踪的层面。尽管有了比特币作为底层技术,且当前技术进步可称日新月异,但技术研发阶段的风险是谁都不敢忽视的。股市短期内谁与之沾边谁就火,不问其参与程度和实际情况,这就不免盲目,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炒作”,这就是典型了。
概念炒作,或许是个暴富的机会,但更有可能是个大坑,参与者一定要做一个清醒者,不能为短期强势所蒙蔽,尽管重势是笔者此前提出的应对这类股票的战术,如今也可继续沿用,但参与的风险,还是需要仔细掂量。
就市场而言,2018年这样的一个开头,或许也提醒了这将是个复杂多变的年份。2017年那样独沽一味(蓝筹白马股几乎贯穿始终)的情形,或许正随着行情的深化,穿插上一些“创新性”的概念炒作,让市场人气能进一步活跃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