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在8月份创出了19个月的新高,并突破了多次“一触即溃”的3300点的“铁顶”。就日K线而言,上周五长阳突破后,基本属于强势整理的格局,按理论上三天期为观察有效与否的期限的话,这次突破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市场情绪由此转为乐观,对于“金九银十”的预期,开始多了起来。
尽管这种预期意义不算太大,即使是用上了“历史告诉未来”的各种数据——比如过去十年中的九月份,大盘涨多跌少,最不济也能出现结构性行情——亦如此,但作为投资者,却可以从这些预测里管窥到市场心理的变化。当市场还是谨慎乐观的情况下,对行情也就不必过于戒心十足,只有等到豪言壮语开始出现的时候,投资者才需要时刻让自己处于冷静状态。
上周我们对行情突破后的演化提供了一些思路。回头看去,关于成交量,市场出现了补量过程,本周两市成交量环比上周放大了31%左右,温和放量的趋势是后市行情继续上行的重要基础,因此“金九”之说也就有了凭恃;关于持续性,在煤飞色舞之后,周一市场启动了落后的证券板块,同时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也并不寂寞,形成呼应之势;关于监管,次新股又有了热闹的迹象,而这次监管层的棒喝尚未出现。实际上,笔者觉得,对行情的监管,这种“阻吓”方式在特殊时期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应该作为一种“常态”,否则就应验了有些偏激者所说的“打涨不管跌”,在市场尚需维稳的阶段先将人心给打散了。涨得正不正常?有没有违规?相信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厘定边界不会太难,如果为了严管而严管,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至于慢牛趋势会否变成快牛,现在看起来应该是不会。形态演变方面,本周沪指在周K线上形成了一个上跳缺口,尽管从日K线看已经在上方连收四根十字星,后市是形成台阶式上行,还是犹豫一段时间后再回补缺口(之前说到的回抽确认),不清楚,因此“金九”之说还是姑妄听之,不能因此过度乐观。不过,交易者可以设定一些自己把控得了的条件,以作应对之策。比如某天量能不再是温和式放大,而是突然爆巨量(比如一下子突然放大了50%以上),不管向上还是向下,就都要小心了;而在此之前,可以跟随趋势,挖掘有补涨潜力个股。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