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鑫ET
鑫ET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34
  • 关注人气: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投资

(2017-06-28 08:06:20)

  即将于下个月正式实施的《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期引起市场的各种讨论,一般认为这是强化对一般投资者的保护措施,让投资者有了一把“保护伞”;有偏激者竟解读为这是监管层筛选投资者资格,将散户“清理”出场的意思,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而胡扯一通的负面情绪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在朋友圈竟然也很有市场,甚至还引起不少人的转发和“共鸣”。

  其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并非新鲜事儿,多年来这一工作都在一步一步地展开,大家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创业板、新三板开户与主板的区别,这应该是从市场的角度对投资者进行的“适当性管理”,即开户的时候投资者有一定的门槛之外,还要被告知其中潜在的风险。拿笔者亲身所见所闻来说,朋友中拿到股东证之后,喜滋滋地声称“要发财了”的就有三四个,尽管笔者当时就充当“教育者”给其猛泼冷水,也难挡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新股民的入场,往往都是在股市高涨的时候,股票被当做能快速赚钱的东西在民间流传着,说这个东西有风险,谁会信呢——只有等到被市场“教育”了一通之后,当初的烈火才被浇息。

  曾有一段时间,监管层提出了“投资者教育”的问题,即要让入市的投资者充分认识股票市场的风险所在,而不是通过小道消息的耳语式、追涨杀跌的赌博式、人云亦云的跟风式来“炒股”,但收效甚微。笔者倒觉得,教育投资者,最有效的是市场,因为这是最为市场化的市场,投资人从一夜暴富的梦想到亏损累累的现实,所受到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而如果投资者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市场教育无效的结果,则只能是直接被“退市”。当然,这个前提是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运行的。

  这个“投资者教育”提法,发展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迈进了巨大的一步。《办法》的好处,就是首先让你认识自己究竟是哪个类型的投资者,适合于做什么样的投资,才不至于一不小心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当然,“测试”是不是科学和精准,现实会不会因“利益”纠葛而一味应付,只能靠实践来逐步摸索,不应一锤定音,但至少,让每个新手在投资的起步阶段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个基本的判断,安全出港并慢慢掌好风险之舵,则已是市场的一大进步了。

  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