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走势用技术分析法去观察倒也颇为中规中矩。周一跌穿年线,周二弱势回抽确认跌穿有效,周三继续下行,周四盘中已见恐慌,并在创出年内新低之后于收市前一个多钟头放量反弹。虽然形态而言,目前沪指的下跌趋势并未改变,后市能否企稳仍须观察,但围绕年线的争夺战,预计将是近期主题。
近期宏观经济基本面似乎找不到股市如此跌法(从4月14日下跌开始,至5月11日收盘,短短19个交易日沪指最大跌幅已近8%)的理由:一季度以GDP为代表的多数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人民币汇率也保持相对稳定。如果将市场表现放在全球资本市场背景下,更找不到大跌的理由:美股仍在历史高位横盘,而香港恒生指数、日经指数为代表的亚太股市都在迭创新高。为何上个月还在为攻击去年高点3301点蓄势的沪指,突然间连破各种支撑位,连才突破了不到半年时间的年线,也难以抵挡这一轮调整的压力呢?
市场资金面紧张几乎已成为眼下的共识。源于金融监管加强引起的本轮下跌行情,“去杠杆”、“缩表”、“加息”等各种以股市资金面收缩为指向的关键词纷纷登场,加上IPO的台阶式加速迹象,对股市资金面确实形成了两面夹击。关于资金面趋紧问题,此前我们也观察到并做了提醒,但想不到的是监管措施接二连三,从银行、保险到证券行业,基本过了一遍,目前还在进行当中。而这些严管对股市的影响,实质性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由于没有权威数据加以澄清,各种猜测也就让投资者心中无底。不确定性不断叠加之下,投资者也就唯有先顺势而为,出局观望了。
股市是靠信心支撑起来的市场,特别是以散户为主的A股市场,一旦信心丧失就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当股指创出年内新低之后,理论上所有投资者今年的投资就都陷入亏损状态,由于赚钱效应较差,近年本就一直困扰市场的“场外资金”欠缺,也由此更加匮乏。因此,短期内年线争夺战将变得极为关键。沪指重新回到上面,并显示一定力度,则原来行情格局尚可继续;若继续受到年线制约,则接下来还将有恐慌行情完成最后一跌,才能让市场真正见底。
有鉴于此,观望仍是眼下最好的策略,原来的“逆市战术”,继续暂停。即使要博反弹,也只能少量轻仓参与。可坐山观虎斗,不做火中取栗动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