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日效应让走势有点变异

(2017-01-20 08:18:47)

  上期说到,沪指若能在春节前收出一根红的月K线,让指数形成两阳夹一阴的“多方炮”形态,则可为春节后行情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周四沪指在我们指出的去年低位连成的上升趋势线处受到明显的反压,接下来的几天若不能回到上方,技术上破位向下就将成立。只是目前属于节日效应期间,走势变异是正常的事情,投资者需要的是耐心等待。

  关于IPO加速的问题已闹得沸沸扬扬,各种权威媒体几乎一边倒地想撇清IPO与行情走弱的关系,尽管用心良苦,但市场毕竟就是市场,不可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喊得太多且用偏颇的逻辑,甚至是睁大眼睛说大话的方式,效果只能适得其反。笔者的观点,是必须承认有关系,而要IPO不作市场下跌的“替罪羊”,需要制度上的完善。IPO如果真的与行情没有关系,为何正常的股市一旦市场低迷,融资功能就会跟着收缩;市场一旦高涨,融资功能也会跟着扩张?而这种现象也能成为极端行情的自动稳压器:当筹资活动不断高涨,“失血”的市场也就会让行情慢慢回归理性;当筹资活动几乎停止,市场不至于被筹资者继续大量收刮而“失血”,资金池的水位也就会慢慢升高?

  笔者一直相信市场化中“股权是最贵的融资方式”这一论断,因为卖股权是要分薄经营者(创业者)自己的权益的,而如果借债经营则只须付出相对低廉的利息而已,权益不会被分薄。尽管目前我们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大幅提高,公司若能上市,“股权”也确实不一定很值钱(如果不能上市,股权的价值则另说),这就是上市之所以能成为宝贵的“资源”的原因,因为大家挤上这个独木桥后,很快就可以将未来几十年的现金流在眼下折现,而将风险留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这样一来,就算在市场低迷时“便宜”卖掉,那也是一桩好买卖,更何况以目前的溢价发行方式加上二级市场不理性的炒作,实际上一点也不便宜。

  笔者觉得,股市行情与IPO的关系,本应止于前述的原理。但如果市场脱离了这个原理,行情下跌投资人就怪IPO,当属于情有可原,并不是投资者的不理性。股市本来就是个投融资的市场,投资和融资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不管是融资功能还是投资功能,只要一个被人为地阉割了,市场都将不成其为市场。而A股多年来无法走出怪圈,在于缺少一个正确的反思模式,投融资都带着过强的功利性在场中博弈,于是暂时很难形成多赢的良性局面。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