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板市场节节上升的情况下,创业板指的弱势极为凸显。不过,周二市场改变了近期行情的“二八”格局(大盘股上行而小盘股欲涨无力,创业板指更是连收四阴线),代表小盘风格的创业板指尾盘连续上拉,升幅最终赶过了整天都在红盘区域强势维持的上证指数。由于创业板指在拉升过程中伴随着成交量的增加,市场认识纷纷认为后市风格可能转向中小盘股。
笔者一直认为,健康的牛市需要的是“二八”大合唱而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因为这两个市场都是在同样的经济背景之下运行,接收到的应该是同样的宏观基本面。尽管企业规模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表现,但不至于就要让股价按股盘大小去排列,而更多地应该从企业经营业绩和成长性去综合考量。如果未来的行情仍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演绎,大盘股上涨,小盘股就要下跌;或者小盘股上涨,大盘股就要下跌,则只能证明这个市场格局仍是旧有格局,市场离成熟还有较远的距离。
笔者林鑫几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观点:A股和港股最大的差别,就是股价与业绩关系的差别。如今这一差别,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在港股市场,既有几百元的大股,也有1分钱的仙股,而最为关键的是股价的排序,基本上从业绩中可以寻到规律;而A股,如今虽然也有几百元的大股(以前很少有过百的,市场股价几乎都集中在10到30元的区间),但低于2元的个股,就算在熊市中也屈指可数(昨日全场股价最低的是海润光伏,收2.45元),尽管一些公司的亏损额,并不比成熟市场的逊色。
这种差别,说到底是市场文化的问题。A股的投机性,经过多年来的扭转,有起色但起色并不大。原因我们之前分析过,除了市场制度不健全、政策多变引发了较多的系统性风险外,上市公司本身质量的提升也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壳资源的存在,炒作风气的盛行,让一个烂公司的股价,总存在起死回生的希望,因而其下跌成香港市场一样的仙股,可能性几乎为零。甚至,笔者曾总结出的经验是,若认为牛市即将启程,你只要买入全场价格最低的股票,就可以在一轮牛市里收获比其他一般股票高得多的收益,因为过去多轮牛市,几乎都是如此。
成熟市场当是大多投资者所期待的市场,但目前A股新兴加转轨的实质并未改变,因此,上述所说的低价股策略,或许依然有效,中小盘个股亦如此。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