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在犹犹豫豫中产生
(2016-10-25 08:00:02)沪指上周五站稳年线后,周一开始放量上行,俨然有加速之意。周一唯一遗憾的是沪指与上次的反弹新高还差几个点,尽管从后市来看,这几个点不算什么,但这至少显示了多方在前期高位面前的踌躇心态,从中可以窥见市场暂时还缺乏全线爆发牛市行情的基础,但如果实践以往“行情在犹犹豫豫中产生”的经验,倒也是可以作出慢牛节奏的判断。
这期间投资者依然需要保持不喜不悲的心态。那种大喊“500点行情不是梦”、“大盘已积聚了很大风险了”的看法,可以姑妄听之,但不要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对于现时行情,在大盘上涨趋势形成之后,重要的将是成交量的问题。就周一而言,尽管沪市成交量放大了两成五左右,但当日两市成交合计则只比上一交易日多了一成多,仍属温和之势,可以说,我们盘中感觉到的那种气势,在交易量指标上,是有点“言过其实”的。
其实,就近期的行情而言,投资者那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感觉应该不在少数,这是因为市场风格有所转换的原因所致。如果我们如今还流连在炒作过度的小盘股或各种过时的虚设的概念股之中,没有及时转换或者事先埋伏在近期大热的中字头为代表的股票中,则赚钱的感觉依然是“艰难”。以笔者林鑫的观察,赚钱时雄心壮志,将风险抛到一边;亏钱时灰头土脸,将市场说得一文不值,都是一般投资者常有的心态。那种赚钱时能不忘风险,亏钱时仍能看到机会的投资者,至今仍是少数,因为市场浮躁的心态并未退出主流位置。
要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简单的方法就是跟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近了会患上我们常说的“近视症”,典型的就是赚了大钱就会附和“500点不是梦”,涨市中亏钱就会郁闷到相信“大盘已积聚了很大风险”。稍微理性去看待目前的行情,笔者更相信大盘仍将沿着原来的轨道和节奏,缓慢前行。
这种氛围下,短线战术上仍可沿用我们所提出的“逆势而为”:涨得过了,要敢于减仓;跌得过了,要勇于承接。而更好的战术,则是认真研究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之后,基于价值投资的理性,择机介入后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