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渐渐走出底部区域,右侧交易机会悄然来临,上周我们建议投资者在股市回档时要有入市的勇气,因为行情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之后已经较为稳定,只欠量能的东风配合而已。当A股行情在外围动荡中体现出“水落石出”本质,而量能又能维持温和放大的格局,投资者只要克服前段行情中养成的见涨就喜、见跌就悲的过度“近视(近市)症”,就将有笑到最后的可能。
当然,短线客因患得患失容易得“近视症”是很正常的。投资者要修炼到因应市场的不同阶段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不经过一定年份的浸淫和经验积累,是很难做到的。手里拿着一张走势图,对照着说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一目了然侃侃而谈,比如在下行探底阶段离场或者做空,在爬升途中捂股不卖,在疯牛阶段逐步出局或做空,在疯熊阶段就是“买买买”甚至加个杠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你判断对了市场的运行阶段,也不一定就能很好地运用上述正确的对应策略。因为操作的每一步,除了受市场走势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市场流行观点的干扰,市场噪音一词,其实就是这种意思。
在市场运行的每一个点上,是动还是静的问题,其实是充满“禅机”的:射出的箭划出的是一条漂亮的弧线,但如果用慢镜头来还原,运动曲线是由无限多的静止的点连接起来的。在每一个静止的点上,箭的力度、角度都有些微的区别,且都可能存在继续向上或拐头的可能,因为有可能受突然的外力袭击而改变轨迹。行情运行与射出去的箭是一样的,弹出去的瞬间力度最强劲,且向上的角度最明显,但随着力度角度的变化,以及期间风力的变化,其运行轨迹终将改变。
正因如此,我们若每天都判断明天股市的涨跌,不免有点托大,但根据运行了一段时间的轨迹来判断方向,其准确度就会明显提高,就不会有患近视症之嫌。
目前沪指已从底部探出头来,直如箭之在弦,而成交量的再上台阶,等于是弓箭手做出后拉的动作,随时都有发射出去的可能。之前我们曾说过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的问题,笔者林鑫认为,如今已到了那些右侧交易者该考虑“逢低入场”的时候了。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