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几乎属负和游戏的历史经验,让大家对市场的理解变成了只有足够低的价格入场才能靠差价赚到钱。这也许就是养老金入市竟然能被解释为A股的利空之一的原因。而对于去杠杆政策,如今我们看到的解读是逼迫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属于虚拟经济的股市未来的资金也就只有流出而不鼓励流入了,似乎去年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的“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了实体经济”的观点也值得怀疑了。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目前市场心态的真实写照。一时是牛市开启了,一时又是熊途仍将漫长;去年是被某些人解读出来一个“国家牛”,今年似乎又有人要开启“国家熊”的征兆。其实,尽管股市走牛不可能解决经济衰退的问题,但股市走熊也并非就有利于经济的避虚就实,去杠杆和股市尽管有关联,但这并不是影响股市行情的关键所在。股市是个投融资场所,作为融资者的上市公司,不都是实业经营者吗?A股已经运行了20多年,如果还是停留在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上,真不知道这股市还有何继续下去的意义?
股市行情靠信心,因此投资者的预期极为重要。如果上述的解读逻辑被大部分投资者所接受,那么,没有监管层的正确引导,预期如此糟糕,未来的市场也就只能继续沉沦下去,直到出现我们之前所说的遍地黄金场景,才有可能真正见到历史大底。
投资的真谛,即使在入市时机的选择上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投资者具备一双价值发现的眼睛。但A股最困难的正是寻找到一家公司,能依靠这个市场的哺养,从小公司成长为蓝筹公司,因为至今为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并未有根本改变。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投资者基本上对此都没有什么信心。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之前我们有过专题文章探讨“蓝筹股”的问题,认为主要原因是“土壤”有问题,而对目前市场上所公认的“蓝筹股”,笔者仍持怀疑态度。
这也许正是监管层近期重提股市“基础”建设的原因。行情经过去年以来的非理性折腾,许多基础的东西明显在动摇这个市场的稳定和健康,不停下来好好检查,进行全面修理,而继续带病上路,最终将只有害人害己。(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