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鑫ET
鑫ET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78
  • 关注人气: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投资人的钱“跨界”确实该喊停

(2016-05-12 08:32:55)

  近期股市整肃气氛越来越浓,不仅在每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都会公布几起违规案例,而且像诸如中概股回归、增发募资去跨界经营这样的事也开始受到监管层关注。尽管近年来事中事后监管成为监管层文件中要“加强”的对象,但至今因种种原因依然并不给力,至少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现象尚未得到改变。因此,从细节、从苗头、从三公原则出发,多做些事前事中的监管,其实依然有必要,当然,前提是深思熟虑,而不是拍拍脑袋想到就做的随性心理。

  “深思熟虑”当然不容易,不过,如果对市场的未来有个明确的战略方向,则深思熟虑就不至于常常显得有心无力或者勉为其难。因为有了方向,对时常出现的新潮流新现象就有了评估的标准。符合方向的,可以放行,最多存在引导问题;与方向不符的,那只能禁止,有苗头就将之掐了。中概股回归和再融资跨界经营的事,尽管不算新鲜事,但毕竟还未大规模进行。目前加强监管,不算太晚。

  对一种消息的理解,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尽相同,这两个消息在笔者林鑫看来,都属于利好,既有利于消除市场的不公,又有利于让市场从过度投机的偏轨中回归正轨。不过交易者从市场热点的丧失角度,觉得政策若不给中概股回归将是特大利空,因为短期内以此为题材炒作过的股票都面临下跌的风险。同样道理,禁止“跨界增发”也让以后市场提供的炒作题材可能锐减。眼下那种又炫又潮的神秘题材一旦形成,大家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好多印象中主业与之无关的公司也都赫然在列,因为增发的新项目大多追逐着潮流。因此,喊停之后,也许以往那种动辄十几几十个涨停的黑马股,也会逐渐消失……

  本栏曾说过,比起有所控制的首发上市,再融资其实才是让市场无法承受之轻(其影响几乎被所有人都轻视了),这在每年的增发融资和IPO规模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来。而门槛逐渐降低的再融资,以及监管上有时竟然拿再融资资格的优惠来与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交换的陋习,让企业上市几乎都奔着“融资平台”的同一目标而来。于是,市场上融资欲壑难填,每个公司几乎就是一台不停开着的“抽水机”。有钱就任性的公司渐渐从产业链的“狭隘”思维中放眼世界潮流,跨界也就成了必然。(上)

  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