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沪指并未趁势向上突破半年线,甚至对着20日均线也望而却步,收出一颗十字阴星,行情的演绎暂时无法脱离年底特点。不过,只要月线收红,未来的希望就在。只是,沪指过长的年线上影线(截至昨日,沪指年线上影线高达1668点)需要本月的多方振作起来,尽量将其缩短到与下影线(至昨日下影线只有408点)接近一些,才能更好地为来年奠定较好的基础。
但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难度太大。不仅基本面是个问题,市场资金面也是个问题。A股历来虽与基本面并不一定会相符合,但长期而言还是受到其制约的,之前我们将这比喻为线和风筝的关系。今年本栏曾分析过成交量的问题,认为A股的交易资金在5000亿元左右(两市合计,下同)足够造成局部市场的活跃,眼下的二八跷跷板效应就是较好的证明。而A股要形成“二八大合唱”,资金量需要达到8000亿元之上,目前靠存量资金的博弈,也就只能掀起结构性的行情。尽管市场对年底重要的经济会议寄予较高的期望,但那种按图索骥的题材炒作心态,估计也难以吸引多少场外资金前来捧场,资金的源源入市,需要等到上升趋势的明朗。
因此,短线的行情走势仍显得极为关键,如果真能如大家所预期的那样,以进二退一的慢牛走势振荡向上,则场外资金在获利效应影响下就会逐渐入场,从而为抬高市场重心出一把力。这是眼下市场能“突破”年底清淡行情的出路,投资者不妨多加观察。
也许今年的年线长上影与上半年爆发的过度杠杆交易所催生的泡沫破裂有关,属于不正常的一种价格走势扭曲,因而大家不必耿耿于怀。但技术分析无法绕开这道坎,就像上一波大牛市乃因股权分置引发,沪指6124点历史记录的得到和快速失去也属于不太正常一样,最终因投资者会在各个高位的密集成交区里埋下各种不稳定的筹码,行情上涨到了那里,就会受到解套盘和获利盘的双重夹击,从而引发较大幅度或者较长时间的振荡。对此,也许只有耐心,才是唯一的对策。
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