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窄幅振荡已近三个星期,随着半年线的平滑向下,沪指也将面临半年线的纠缠。未来行情是向上还是向下,至今没有明确信号。而时间来到打新窗口,不免又增添了接下来行情波动的诡谲,在基本面暂时没能支撑市场行情向上的情况下,A股只能靠投资者的信心继续维持。
信心从何而来?有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年中大跌企稳后行情连续反弹造成的赚钱效应;二是宏观政策的双松给予市场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三是各种“救市”措施逐步退出A股市场,市场认为监管层会有一些利好措施加以对冲的心理预期。
细看之下,却不免有空中楼阁之感。赚钱效应在前段确实成为吸引资金重新入市的理由之一,不过随着行情进入胶着期,赚钱效应又会渐渐消失,赚不到钱的短线资金也就有重新出场的可能。进一步,如果市场长期处于可上可下的状态,观望气氛日浓之下,流动性宽松也不一定能让股市的流动性有多大的改善。至于暂停IPO、禁止券商自营净卖出等非常时期措施的退出,有人认为是为减少“干预口实”而作出的决定,不管这种猜测有无依据,不过这些消息出台后行情依然“我行我素”,倒也显示出市场的强势特征,但这也说明对冲利空之说暂时也不会出现。
图形的强势当然是暂时的,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市场信心的消长也是这个道理。目前行情走势处于强弱皆有可能的状态,没有实质性的信号发出之前,妄作判断其实也没有必要。倒是市场眼下对接下来行情的展望很不乐观需要引起重视。
不乐观的依据,从大的方面看,一是美元加息可能成行的预期,一是注册制重被提起。前一问题可以说是贯穿了2015年全年的话题,市场只是等着“靴子落地”,笔者觉得落地之后反而不一定有市场想象的那样悲观。后一问题则是A股新股发行改革的方向,因而迟早都会到来。注册制将让A股市场格局发生本质变化,这应是没有疑义的,只不过是怎样的一种变化则无法预计:比如注册制会否像其他制度一样,仓促上马后再不断进行小修小补终至于演化成“四不像”?还是从此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掉总也解决不了的新股发行中的利益调整问题?
短期而言,本栏认为在需要解决IPO历史遗留问题的情况下,行情向上仍将可期。至于注册制问题,暂时只是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当不至于能主宰年内行情的走向。林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