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管“指引”投资行为

(2015-11-13 09:56:15)

  近期证监会前副主席高西庆关于股市的一些观点,再度激起了市场的涟漪。凤凰卫视在采访中涉及到当下一些敏感话题,不过,笔者对标题党提炼出来的“不能怪散户不成熟,机构炒股都像散户”观点倒是“心有戚戚焉”。

  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本栏几年前也探讨过这个问题,那时是有证监会官员认为“散户应该离开股票市场”,本栏话题正是对此有感而发。笔者从历史上散户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贡献、大力发展的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的所作所为以及监管不成熟引致的投资者行为变化等角度做了简单的分析,认为市场投机风盛行并非是投资者单方面的事情,是整个市场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而关键因素,还在于监管的引导。

  经过多年来的观察,笔者总结出A股操作的经验是八个字:短线是累,长线是怕。“长线是怕”的原因,一是上市源头上常见的过度乔装打扮;二是持续经营过程中常见的用财技拿捏业绩;三是“装”不下去的时候常见的业绩变脸。要命的是,上市公司的这些行为,并非只有烂公司才有,市场公认的“蓝筹”也常“不甘人后”。渐渐地,本想别让短线炒股累着的长线持股者也就在经历了各种心惊肉跳之后,转向了“中线选股短线操作”、“顺势而为波段操作”的投机之路。而穷究其根本,这些还不就是监管漏洞所造成?

  基金业作为监管层十多年来提倡的大力发展的机构投资者的代表,经过两三次大力整顿之后,价值投资理念、新型投资模型之类的各种云山雾罩的术语也曾风靡一时,但最后却以实际的行为被市场戏称为“大散户”模式。至于在“稳定市场”的功能方面,更难见到其应有的作用。以笔者的观察,甚至在极端行情中他们发挥的是相反的助涨助跌作用,比散户投资者对市场的杀伤力更甚。这就很能说明这个市场投机盛行的问题的实质了。

  尽管笔者之前说“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投资者”可能有些失之偏颇,但至今仍觉得对A股来说这话离题不远。各方期待中的慢牛行情之所以在A股要实现很难,在于制度上没有一套长远的规划和规范,依靠随意性很强的部门规章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灵活性是足够了,但市场的预期却很难稳定下来。说真的,要投资者拿着真金白银来冒随时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这属于是强人所难。

  林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