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周四市场大幅振荡,这种关前巨震基本属于预料中事,只是齐涨共跌显示的是市场的脆弱心态依然存在,从侧面证明了目前市场仍未恢复正常。也许空方只要祭出我们之前说到的随便哪个“悬剑”,多方也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之前本栏担忧的国庆节后融资业务上涨过快的问题,在周三的大跌中还是发挥一定的作用,据同花顺的数据,在此之前连续九天融资余额环比均为正值,日均增加98.9亿元,但周三下挫市中融资出逃了80亿元。尽管融资在过去的几个月经过一场狂风暴雨已大为收敛,但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扩散,敢于卷土重来的也不在少数。
其实,如果判断行情重新起步,越早融资所承受的风险也就越小,当然这是对融资者而言的,就整个市场而言,则随着数据的上升,积累的风险将增高一层。趋势形成过程中,融资也是入场资金的一种,其对股市走好功不可没,但作为投资者,却需要对此类资金有清醒的认识,这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提防这一业务的过度膨胀对逆转行情的杀伤作用。
目前谈论这一问题当然有点早,就像我们之前提醒大家要记住参与这波超跌反弹行情的初衷一样,在沪指没有站上3500点之上并经过较为充分的整固之前,只有用这样的心态对待行情,才不至于患上近视症:涨时过度乐观,跌时过度悲观。融资操作有了前面跑不出去的深刻教训,相信很多人会由此怕上了“井绳”,只有随着行情的逐步深入,这种脆弱的心态才会变得坚硬起来,但那却是投资者开始要警惕的时候了。
就本栏的观察,眼下的行情暂时还真有点像是2008年暴跌之后的2009年创小板行情。所不同的是,目前市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只是由于信心不足,使得大资金一时半会还不敢放胆杀入大盘股,于是行情只能在局部展开。题材概念在A股的上空继续满天飞,即使大盘股,也需要借助各种题材来助力。这正是本栏觉得这次暴跌并没有让A股变得更好的原因。
面对上档的强压,市场仍需要构筑平台整固,若一蹴而就将不利于行情的继续走好,这是我们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