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行情振荡走弱,没有上周四、周五反弹的气势,这应是许多人意料中的事情,因此前箱体振荡之后,指数依然下一台阶,这次抄到底的短线资金,连续反弹后也就有了获利回吐的欲望。一般而言,股市遭受重挫,人气会迅速涣散,而要重新聚集需要较长时间,更何况现在大盘的技术形态,并不能判断为真正转强。
股市走势绝对不按价格规律出牌,这个我们之前说过了,因为这里面有羊群心理问题。价格尽管有弹性问题,但一般都是价格越低,买家越多,价格越高,买家越少——厂家常常发起的价格大战诠释的就是这一原理。股价则经常相反,越涨越有人追,越跌越无人买。前段我听到市场人士“满口不屑”地训导散户投资者:“为何你敢在沪指5000点的时候买股票,却不敢在4000点的时候补仓呢?”这听起来不免不明觉厉,不过投资人要是真的跟着这样想,那个“厉”将是市场风险的“厉”。
当一些朋友指着K线图说:“股价剩下一半都没有,还有什么可怕的?”我就会调出历史K线图说“其实还在启动前的半山腰位置呢”来煞其风景。有时候虽然只是吓唬的意思,但看图确实需要看全,空间位置是相对的,不能紧盯一个点看,尽管离现在最近的高低位可能对价格的影响是最大的,但毕竟这种“贪便宜”需要加以区分:如果是自己心仪很久却一直不肯下跌的个股,在行情泥沙俱下的情况下,暴跌可能正是介入的良机;如果是市场热点让你盯上的个股,暴跌则可能是你需要逃命的时刻。
经验告诉我们,对于A股,想象力永远是不够用的,因为“群氓现象”极为显著,股价同向波动率奇高,多数情况下涨跌都很难按正常理性来理解,更不能以贪便宜的心态来买卖股票。当然,这可能正是有心人可资利用的“赚钱规律”,不过,这依然是一种投机门道而已。
长期而言,投资心态应该是更为重要的。但投资在A股似乎已成了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了。比如,经过一波疯涨行情之后,股价有了一波下跌,就有人开始打算做长线投资,但其实这里面受阶段性市场情绪的影响是很高的。
笔者觉得,长线投资应是不论牛熊市的,只不过需要通过资金管理策略来对应对不同阶段的风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