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股市大涨,强势再现,由此二次探底成功似也已具雏形。各种利好又开始到处流传,憋了近两个月的空仓股民又有所活跃,纷纷寻找熟人咨询入市时机,生怕踏空新一轮牛市行情。
在各种市场的和非市场的护盘措施之下,A股近乎被封杀了下跌的空间。那么,既然向下空间不大,剩下的也就只有向上或者横向整理两种可能了。在疯牛市尚历历在目的当前,向上的可能性也就是最大了。不过,笔者暂时仍坚持未来横向振荡大于向上可能性的观点。
短线A股向上的需求的强烈,从市场方面可以寻找到诸多理由。首先是短期的调整幅度不小,存在超跌反弹要求。其次是“庄股”自救的问题——历史上“庄股”曾经被清理过,但这几年在小盘股炒作中又有卷土重来的意味。由于小盘股存在流动性问题,相信在本轮大跌中不少主力资金无法全身而退,行情转暖,正是自救的好时节。再次是A股的炒作习性问题。
A股从来都是不缺资金,缺信心的时候较多,因此,只要赚钱效应出现,入场资金就会源源不断,特别是如今赚钱机会不多的情况下,慢牛估计很快就会演绎成蛮牛。笔者的理解,这可能是经验交易者要对A股系统性风险规避的心态所导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投资人对长线信心缺乏的体现(这个观点容以后再细谈)。
但是,如果行情重新回到疯牛状态,这次护盘就可以算大功告成吗?也许从投机的角度,是可以的。然而如果A股再度上演脱离基本面束缚、各种题材满天飞、以资金推动为主导的“赚钱”行情,算不算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呢?更何况,先前非市场化的一些临时限制措施,能让一些正在发展的新业务长期处于被约束状态么?一旦他们被宣布重出江湖,市场将作何反应呢?
笔者觉得,A股投资人“好了伤疤忘了痛”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这与人性的贪婪分不开。不过,作为市场舵手的监管层,却应不至于很快重蹈覆辙。市场确实需要用赚钱效应来维持人气,但投资人所赚的钱从何而来,却是个关乎市场长治久安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从成熟市场中“拿来”,也许并不困难,关键也许是监管层更需要平心静气,而不是急不可耐地想着尽快从股市里“圈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