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金汇聚沪港通概念

(2014-11-11 09:18:28)

  关于沪港通,本栏此前谈了很多。及至两地监管层确定了下周一开锣,反而感觉无话可说了。因为一切的猜测,都将很快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值一提,猜中的猜不中的,实际上都无关紧要,毕竟这是预测。笔者觉得眼下投资者最为重要的,还是依据自己的操作特点制定出几套应对方案,以便当市场发生与自己的预期并不相符的走势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从周一盘面看,沪港通概念股几乎全线启动,在指数的涨幅榜上,上证50领先,上涨了2.97%;上证180次之,涨了2.69%;沪深300排位第三,涨2.54%。而恒生AH溢价指数自沪港通提出之后也是首次站上了100之上。凡此种种,显示了这一概念的热络程度。只是大盘股的吸引力,持续性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还需要多打几个问号。

  当然,眼下沪港通题材股大热,除了概念炒作之外,还有其本身的优势在,我们可以顺手拈来几点:一是很多大盘股估值优势仍未消失;二是年报很快盖棺论定,丰厚分红(超过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个股也多在这些股票中;三是多数周期性大盘股年内涨幅极为有限,补涨也有空间……但是,众所周知,大盘股对市场资金耗费太多,尽管我们因10月底以来沪市单日成交金额上到2000亿元以上而对后市行情颇为乐观,但市场“资金搬家”能否跟上行情上涨的速度,仍值得好好观察。

  再回到盘面,近段行情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创业板指数在近段明显走弱,“大合唱行情”似有难以为继的迹象。当然,A股市场历来偏好热点追逐,当风格转换越来越被证实,市场的热门股和冷门股就将交换位置,资金弃冷逐热也是常有的事情。只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抛弃小盘股,转向传统周期股,也不一定就是明智的行动,这要看自己的操作计划。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年报寻宝高送转个股的时节,如果手中个股并不差劲,即使是短线的舍弃也有可能打乱长久的计划。

  有观点认为沪港通之后,深港通将可能接棒,毫无疑问,这是趋势。至于深港通会不会对创业板为首的高估值的小盘股造成致命的打击?很难回答。笔者觉得不应该将香港创业板与深圳创业板做简单类比,毕竟两个市场差别很大,特别是上市门槛方面。如果因为这种预期造成创业板的走弱并快速下跌,那么,作为有心人,将可以趁机吸纳心仪公司的股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