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被“X大利空”吓倒

(2014-10-15 09:29:40)
标签:

股票

  周二股市冲高无力,再度以近乎十字星的阴线报收,而振荡中谨慎甚至悲观的情绪又在不断蔓延。“X大利空”之说又开始出现,市场焦点除了集中于沪港通之外,还有宏观数据将密集公布、外围股市动荡不已、新股集中发行时间窗口再次来临以及市场进入三季报披露期等方面。

  其实,撇开这些因素看股指走势,A股的强势表现毋庸置疑,至少其上升趋势并未遭受破坏,而成交量也并未出现突变现象。“好事者”收集那么多的“利空”,除了吓唬吓唬心理脆弱者,当无实质性意义。作为投资者,最关键还是避免人云亦云,经自己的理性判断再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确实自认为这波行情已到尽头,在减仓出局的同时,最好留有一旦这一判断错误了怎么办的跟进措施。反之亦然。

  上述各种因素的“利空”作用,本栏此前基本上都有过分析。不过还是那句话,凡事要多个角度去看待,一旦事实出现,除非是市场之前没有过预期的,才可能会有超预期的走势出现。否则,已经成为过去时的影响因素,就转到了要判断市场心理面为主的角度。

  以美国为主的外围股市跌跌不休,确实影响市场心态。不过,笔者认为,虽然A股确有过“跟跌不跟涨”的历史,但那时A股更重要的是自身存在“不可饶恕”的因素(当然现在也还存在,不过市场预期已经明显改变),因此,失落了四五年的A股,过去跟跌不跟涨,现在为何就不可以跟涨不跟跌呢?宏观数据的问题,本栏此前解释过“新常态”的新观点,沪港通也有过多次的分析,在此不赘述。至于三季报,上市公司的预报并非仅有坏消息,好消息也不少,最多出现的是个股的结构性调整,并不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

  实质性影响市场走势的,应该还是新股集中发行导致的冲击波。一方面,随着年底时间来临,今年100家新股的任务越来越“重”,所以市场预期发行压力将加大;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事不过三”的问题:前几次均让腾挪资金出来打新的投资者“悲催不已”,也许这一次“学精”了,不想重蹈覆辙,结果却让主力资金来一次真正的大洗盘。

  不管怎么说,短线虽然需要谨慎,但中长线暂时并不可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