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栏上月预测9月份行情时,认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包括宏观数据与8月份的印证,一旦继续不佳将可能引发行情的动荡。尽管总体趋势仍看好,但认为“市场的炒作格局估计与之前没有什么不同,仍会围绕题材概念而展开。而这也正是投资者需要谨慎的理由,不能形成持之以恒的主流板块,行情上行的空间就只有大打折扣”,时间已到月末,比照之下,对行情的热度还是大大低估了。
就走势而言,月初一上来,大盘指数就出现了连续的逼空行情,这一下子就这奠定了行情“金九”的基础。在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许多行业的“金九银十”纷纷折戟沉沙的情况下,过往毫不起眼的A股却充当了“龙头”的角色。而且,不管宏观数据多么令人担忧,新股集中发行多么让人难以承受,最终A股指数还是在振荡中继续攀升。
本月宏观数据的不佳曾被机构拿来大做文章,笔者却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股市行情与宏观经济常陷于脱节状态,这是长期以来受到市场诟病的一个大问题。但分析机构却喜欢照本宣科,用股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原理来做预测,得出的结论当然很难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其实,常识已经告诉我们,预测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不太靠谱的一件事,但作为分析人士,又不得不天天忙着预测,因此,他们最后也就只能靠逻辑去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但逻辑需要前提,前提对不对,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A股的经济数据,并非不重要,关键在于大家对待数据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市场心态。笔者将之与市盈率做比拟:眼下的宏观数据,对A股投资者来说,虽有参考意义,却无决定作用,因为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已经不同以往,人为的强刺激措施不会出现,但市场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市场化方式的调控,也许在开始不免让人失望,但却会在以后走得更加稳健。在这种方式下,过度悲观与过度乐观,都有失偏颇。
“金九”只剩下最后两个交易日,集中发行已过,长假避险资金也基本完成应有的操作。在市场已经顺利通过资金重压考验的情况下,行情前景又将是一片光明。对于即将到来的10月份,沪港通和重要会议的预期,也许会让市场题材继续大放光彩。不过,对于牛市之说,笔者认为仍需要保留一份谨慎。
就走势而言,月初一上来,大盘指数就出现了连续的逼空行情,这一下子就这奠定了行情“金九”的基础。在媒体连篇累牍报道许多行业的“金九银十”纷纷折戟沉沙的情况下,过往毫不起眼的A股却充当了“龙头”的角色。而且,不管宏观数据多么令人担忧,新股集中发行多么让人难以承受,最终A股指数还是在振荡中继续攀升。
本月宏观数据的不佳曾被机构拿来大做文章,笔者却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股市行情与宏观经济常陷于脱节状态,这是长期以来受到市场诟病的一个大问题。但分析机构却喜欢照本宣科,用股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原理来做预测,得出的结论当然很难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其实,常识已经告诉我们,预测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是不太靠谱的一件事,但作为分析人士,又不得不天天忙着预测,因此,他们最后也就只能靠逻辑去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但逻辑需要前提,前提对不对,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A股的经济数据,并非不重要,关键在于大家对待数据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市场心态。笔者将之与市盈率做比拟:眼下的宏观数据,对A股投资者来说,虽有参考意义,却无决定作用,因为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已经不同以往,人为的强刺激措施不会出现,但市场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市场化方式的调控,也许在开始不免让人失望,但却会在以后走得更加稳健。在这种方式下,过度悲观与过度乐观,都有失偏颇。
“金九”只剩下最后两个交易日,集中发行已过,长假避险资金也基本完成应有的操作。在市场已经顺利通过资金重压考验的情况下,行情前景又将是一片光明。对于即将到来的10月份,沪港通和重要会议的预期,也许会让市场题材继续大放光彩。不过,对于牛市之说,笔者认为仍需要保留一份谨慎。
前一篇:节前须顶住持币论者抛压
后一篇:如火如荼中也要多份清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