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周一两市再度暴跌,收中阴线,图形上一下子又变得敏感起来,上证指数连续三天反弹的成果顷刻间化为灰烬。周末笔者所担忧的事情——“更大的考验其实还未到来,12只新股下周一周内发行、市场因假期开始将对持股持币问题进行实质性的选择,将意味着市场波动可能会更大。笔者认为投资者对节前暂不宜过度乐观,但对节后行情则可以期待”——节前判断,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市场下挫的理由依然很多,上述所说之外,还有汇丰PMI预览值的预期不佳,而注册制也在这个时候前来凑热闹。对于这个制度,笔者已表达了明晰的观点:注册制肯定比现在的核准制要好得多,但需要在诚信和法治的环境下才有成功推出的可能。因此,既然有这个“念头”,就应该着手从这两方面落墨。就监管层的种种迹象看,似乎确有此意,如监管重点的后移,对违规者的“清算”,都是在肃清市场上下功夫。只是,笔者总觉得力度没有想象中有力且得力。因而创造市场应有的条件之类,似乎落笔不多,倒是注册制的脚步,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了。笔者认为,在现有市场环境下推出注册制,不是不可以,但要有A股可能就此崩盘的心理准备。
近日注册制重受关注,也许是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带起的话题。国内互联网巨头,在A股确实找不到应有的身影,这与A股对上市公司的盈利门槛要求过高有关。对此问题,我们也许可以从不同侧面来考究:一是A股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却并没有让上市公司整体素质高人一等,原因何在?二是门槛不这样高的话,这个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前一个问题也许可以厘清审核制的弊端,而后一个问题则可以解决注册制的担忧——只要门槛撤掉之后,市场能更加健康地发展,则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眼下注册制并未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利好还是利空也不太好判断,毕竟注册制也并非放任自流,会让A股继续成为融资者的乐园、投资者的地狱。所以,周一的下跌,与其提注册制的利空,倒不如拿新股集中发行和长假效应来解释更有实质意义。
这些短期影响因素导致的股市下跌,需要时间过去之后才能消除。毫无疑问,本周将是市场强弱的试金石。跌得快,但如果收复失地的时候也快,则后市行情再上台阶,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