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行情将继续演绎
(2014-08-11 09:37:04)
标签:
股票 |
沪指周四出现大阴线之后,周五反弹显得力弱,周K线勉强收出红十字星,而与此同时,创业板指则在悄悄走强。一时之间,市场认为的风格转换似乎又陷入尴尬境地。尽管这是沪指短线上冲过急之后正常的调整,但市场热点因此而显得凌乱,还是让投资者不免感到有点无从下手,至少表现在选股上,究竟是“逢低”介入调整中的蓝筹股,还是继续在创业板为主的题材股中打转?不免让人迷惑起来。
本周的振荡也让市场人士出现了较大的分歧。毕竟,沪指在过去的几年中,这种颇有气势的反弹已有数次,但最终还不是陷在2000点附近的泥沼中难以自拔?虽说这一次股市的走强,确实有宏观经济面的配合,与以往经济复苏缓慢且接连反复有所不同,但市场信心的到位,需要有个过程。
尤其是因为蓝筹股的这次启动,靠的是沪港通的题材。而将沪港通当作题材,A股的反弹空间就要打个折扣。除非在行情演绎过程中,市场能转向价值投资方面作深度的挖掘,且渐渐地蓝筹股的涨升是因其过度低估的价值,而不是臆想中的资金从香港进来拉抬。
沪港通对A股的利好作用究竟有多大?似乎怎么解读都不会过分。笔者觉得其最大的利好在于理念上的融合,而A股是不是有“见贤思齐”的意识和能力,尤为重要。这里说的不仅是投资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监管理念。从监管上看,香港市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对市场中“害群之马”的严刑峻法(几年前笔者写过《香港造假上市悲催的是造假者》,评论兆丰资本造假事件),是其市场成熟的重要保障。如果推出沪港通之后,我们能逐渐吸收香港监管方面的优秀成果,对总也走不出怪圈的A股,将是无法形容的大利好。
从投资角度看,则事情可能会显得很复杂。如果试点成功,沪港双方将互通的标的扩展到整个市场,赌性十足的A股投资者会不会到港股市场中大捡便宜货——仙股,从而“同化”香港投资者对绩差股的判断?还是会在慢慢的融合中,让A股的投资者学到了投资的真谛,可以将投资当一项长久的事业来做,放弃那种急吼吼总想一夜暴富的心态?
事情未落实之前,存在无限可能性,展望起来可以无边无际。不过,现实是,题材化之下,我们也就只能作为热点跟踪。按惯例,在沪港通真正落实之前,那些概念股特别是远低于港股股价的蓝筹股,仍有较大的“价值回归”机会。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