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可能瘸腿走路
(2014-05-20 10:11:19)
标签:
股票 |
规模摆在那里,就不用再说了,至于规模靠什么而来,也用不着细说。而上市公司的构成,则在股市“为国企解困”的历史使命完成之后,又以创业板为契机,开始为“经济转型”服务,于是民企大规模上市的大幕也由此拉开。如此服务来服务去的,A股市场自然也就沦为“为XX服务”的工具了。作为工具本也无所谓,毕竟融资就是股市得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只是忽视了股市其他应有的功能,只剩一项融资功能时,股市生态环境也就愈来愈恶劣,这种瘸腿走路导致的最终结果,自然就会倒地不起了。
其实,“为XX服务”的问题,看起来行政干预色彩过浓,股市也有被过度实用化的倾向,这就与其本色产生了一点距离。不过,即使不提“为XX服务”,只要目前的监管思维不改,融资功能也一样会被发挥到极致,市场发展到最后也照样是瘸腿走路。
由于大型企业在熊市阶段难以上市,股市的民营成分这几年增长得很快。民营与国企在一些经营管理观念上有巨大的差异,即使作为一家企业,大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都一样,但其强烈程度却还是可比天壤,因此在监管上对国企可能是合适的举措,到了民企就不一定合适了。循着这个思路,也许可以找到A股为何在民企为主的这轮融资潮之后,渐渐走到“万劫不复”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宏观而言,从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时开始,应该说监管层对A股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了然于胸的,可时至今日,对这些了然于胸的问题依然束手无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投资者担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