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成指本周四创出5年新低,周五因证监会正式发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而随大盘指标股暴力反弹,但后市上证指数最终是否能将2000点的政策底守住?这是本周行情急剧变动之后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A股几年来的每一次创出新低,都可以找到众多理由,一会是外围的,一会是境内的,一会又是股市自身的。笔者曾经“总结”出这样的现象:全世界的利空似乎都与A股有关,全世界的利好却似乎都与A股无缘。而这,正是“市场化”之下的A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令人无奈的“特色”。
一个正常的股市,对不实传闻当然也会产生动荡,但当传闻被证伪,一般都会恢复原状;即使不是传闻,在利空消息警报解除之后,也会逐步收复失地。美日股市如此、希腊、西班牙股市如此、阿根廷、印度股市如此,似乎只有A股,却在利空的不实传闻被辟谣之后,在原来的下跌依据不复存在之后,继续沉沦,因而也就缺席了这一轮全球性的牛市。
这情形有如一个中风的病人,口歪舌斜、感觉模糊、肢体失调,且又由于护理不力,甚至还要让它负重前行,最终也就只有等着其“死而后已”了。
A股的这种“特色”,在于对投资人的索求无度,造成了投资人这一“物种”难以在此生存,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也就成了不可阻挡之势。如今股市上空也总是被雾霾所笼罩,需要一场暴风骤雨才有暂时廓清的可能。然而暴风雨总是没有来,和风细雨式且风向有些诡异的改革,对股市的作用不大甚至还起相反效果。当造成雾霾的原因被投资人所充分认识,而投资人又看不到有消除的可能之后,作为投资人,无法“用手投票”,也就只能不时“用脚投票”了。
曾经,A股被称为“赌场”,甚至连“赌场都不如”,我们由此用了很大的精力将最大的赌徒(庄家)清理出去;曾经,A股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以期扭转市场过度投机的现状;曾经,A股努力改变股市的自我封闭状态,期望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然而,放眼当今A股,似乎改变的并不多。在新股发行问题上的利益调整之难,在树立市场诚信上的无所作为,在退市制度上的进展缓慢,在信披制度上的漏洞百出,在投资者保护措施上的并不得力,让股市总是没能找到投融资者的利益平衡点,从而真正扭转“重融资轻投资”的恶性循环局面。
A股市场与经济关联度不高,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严重脱节,这都属于股市丢失本色的表征,也是投资者失去“愿赌服输”精神的内在原因。笔者觉得,只有厘清股市的各种利益关系,并让之平衡到实现多赢的格局,A股才有真正迎来牛市的可能,否则,指数怎样上去,还会怎样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