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行情无关的IPO不是好IPO

(2014-01-07 09:55:25)
标签:

股票

  经过短暂的观望之后,许多投资者还是选择了“逃亡”。毕竟,不管A股具有多么高的“投资价值”,刚刚重启的IPO已经给人一种迟早可能发生“踩踏事件”的感觉,谁还愿意继续站在IPO的“独木桥”下等着被砸成“肉酱”?

  我们不知道目前陆续公布的这些IPO公司算不算“历史遗留”,还是他们可以算是开启了“市场化”发行的先锋。若是前者,那么有点“三高”后遗症,也许还可以理解;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样的“市场化”越深入,未来的A股市场将可能越危险,因为监管层的越位和缺位,正可以拿“市场化”作双面盾牌:想管或者不想管的时候,“市场化”都可以拿来做推脱的理由。

  尤其在IPO这个问题上,“市场化”看起来很美,但在诚信缺失和法治不健全的A股,却有可能变成一场灾难,这一点在上一轮的IPO中大家都已经有所领教。笔者觉得,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对待上市的态度如果没有改变,相信“市场化”的实现将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

  说真的,上市本来就不应该被企业当成一种不用还本付息的募资行动,而应该是一种需要诚信经营以便尽力回报资本实现股东共赢的压力。但在A股,企业上市的目的,我们见得最多的,或是为某地、某集团建立一个融资平台,或为一些企业家退出企业兑现资金做铺垫,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让企业上升一个台阶的虽然也有,但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以获取不用还本付息的资金(其实应该是圈钱)为目的的企业成为A股的主流,只要能够将真金白银掌控在自己手中,谁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就是A股的公司不管IPO也好、再融资也好,都与“市场化”精神无法切合的地方。

  A股上市公司是只要一息尚存就会融资不止,在成熟市场的管理层看来非常重要的“股权”,在A股公司高管看来其实与废纸无异。成熟市场的IPO会有高潮,也有低谷,A股从上轮到现在却几乎没有起伏,其主要原因也正在于这一观念。如果市场暴跌都无法阻止IPO公司疯狂的“热情”,这样的“市场化”,暴露出来的就是制度上的巨大缺陷。若不思尽快想办法堵漏,估计A股将很难这样继续“玩”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