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指数炒个股
(2014-01-03 11:24:19)
标签:
财经 |
市场化的宏调背景下,经济复苏步伐的放缓和反复也完全在预期之中,不过,这样的市场自我调节,相对于那种自作聪明的有形之手的随性拿捏,还是更让人有所期待。笔者曾不是很恰当地将之比喻为传统意义上的中医和西医,市场化是中医药方,对经济调整的副作用会更少;有形之手有如西医开药,针对性很强,可能在表面上看起来已经药到病除,但只及一点不及其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结果,最终将可能损害市场肌体。
这几年股市本身熊路漫漫,与大的经济背景有关,特别是2013年欲振乏力,与经济复苏的反复有关,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其自身出了系统性的问题。市场利益调整的艰难,让投资者的信心一直无法从泥沼中自拔。新年伊始,在市场情绪和融资迫切性之间,监管层选择了后者。于是,“IPO”问题几经反复,最终还是没能以投资者相对满意的方案重启。而“强制”分红制度最终也未有实质性的进展,退而求其次的结果,是继续以“再融资”作诱饵希望上市公司改变“貔貅”心态。
以往市场有“规范”和“发展”孰先孰后的争论,两者基本上都有阶段性的领先机会。不过,因应我国经济的特点,在“发展”中“规范”基本成为共识。本次暂停IPO一年有余,却似乎既没有在“规范”中取得实绩,也没有在“发展”中找到路径,只是在纷纷扰扰中沿着既有的轨道惯性滑行,这的确有些出乎意料。
如今看来,未来的A股依然迷雾重重。不过,这几年的筑底基础也相对比较夯实,这就让2014年再怎么悲观也总有那么一点乐观的理由:估值底、政策底基本成形,市场底则仍在等待投资信心的恢复。而“以小为美”的2013年虽然延续至今,预计2014年的分化将不可避免。至于“大小之争”(二八跷跷板),可能也没有2013年那么泾渭分明。今年更有可能演绎成撇开指数炒个股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