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利空的转换,只在一念之间。当市场对于改革红利充满憧憬之时,监管层预先透风的改革,都被市场当做特大利好来炒作,新股发行制度由审核制改为注册制、引入存量发行制度和优先股制度、对投资者进行市值配售等等,都曾被解读为利好进而推动股市走强。但随着这些改革的具体措施逐渐细化,投资者才赫然发现,措施离利好要么太过遥远,要么南辕北辙,向利空方向演化。
本栏曾提到过的“叶公好龙”现象,受到的就是很多板块“见光死”现象的启示。在板块“利好”尚处于朦朦胧胧阶段时,股价的疯涨之势令人咋舌,而当消息明朗化时,股价已高高在上,于是借真正利好出货成为丰厚获利者的惯技,于是利好瞬间转换成了利空。自贸区如此、土地流转如此、4G概念也如此……对个股和板块如此,对政策也不例外。
就监管层推出的改革措施而言,也许由于股指处在市场心理的低价区域,于是投资者习惯性地将监管层推出的措施理解为想办法呵护市场,由此导致朦胧中的许多说法都被自己的“良好愿望”所蒙蔽,大多措施也因此被贴上“利好”标签。殊不知在固有的轨道上滑行的监管层,也免不了染上习惯性思维,在股市没到难以为继之前,改变起来并不容易。
所以,就目前出台的各项措施来看,未来股市的融资再融资依然会是A股最为强烈的目标,不排除因IPO一年多的暂停而出现更多的“饿虎扑食”现象。一年来对市场行情看得比较“通透”的安信证券依然不看好明年A股,甚至认为明年股指将继续创新低。以目前各种迹象来看,这一预测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很大。本栏之前对年K线图进行观察,自股市开市以来形成一条长期的上升趋势线,今年“该趋势线位于1623点附近”,而该趋势线每年以70到80个点的斜率上行,明年即使回档获得该线支撑,也已远低于今年1849点的低点。
如果新的一年仍没有出台对市场信心呵护的措施,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口号即使再响亮,也不过就是口号而已,这一点还须投资者细心体会。而由于目前的市场格局仍将延续,在战术上,投资者也只能继续投机操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