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股需要营造赚钱效应
(2013-11-27 11:28:19)
标签:
股票 |
“高送转概念”的预热,提示的正是这种“天时”。上市公司经过一年的努力,在如今透明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业绩的好丑存在的变数较小,每年年底市场就会依据前三季业绩以及公司一些财务数据掀起“寻宝”游戏。当然,大家最喜欢的依然是“高送转”,逻辑依然是“叶公好龙”式的,等到真相大白,即使真的高送转方案推出来了,投资者也会先作“鸟兽散”。值得注意的是,预热阶段还会伴随着各种传闻,一些想出货的主力也会趁机“包装”一下手中的个股,弄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高送转传闻出来,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使得“高送转概念”鱼龙混杂。
毫无疑问,具备高送转题材的个股,大多来自于中小盘股。特别是“次新股”,高超募资金令其公积金一直很高,如果业绩尚可,这种不费现金却可受到投资者追捧的高送转,对上市公司来说,可谓是“何乐而不为”的事了。
如此一来,本就有点紧张的资金又分流了部分到这种概念中。风格转换在这种高送转传闻下导致的股价动辄要翻番的现实面前(近期创业板牛股云意电气短期内就实现了翻倍行情,靠的正是这种题材),也就显得意义不大。
指标股虽然眼下仍有振臂高呼的可能,但年底资金面紧张则是个令人挠头的问题,更何况,今年以来“以小为美”的惯性思维,也不可能很快从大家的心中抹掉。要投资者真的从投机中转身追捧指标股,一要大盘指标股继续走牛营造赚钱效应;二要这些所谓的蓝筹股确实习惯于丰厚的分红,而不是向市场不断索取(再融资)。第一点容易,第二点似乎有点难。所以,大盘指标股在前段上涨之后,“跨年度行情”的呼声虽然迅速高涨,但这几个交易日指标股停止“运作”了,市场看空者就又很快活跃起来。这并非是没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