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此乃由于中石化在市场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然。不过,就今年以来市场发生的增持案例而言,中石化无论在增持的股数和金额上都毫无过人之处,11月5日,控股股东增持中石化A股606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005%,虽然其增持在未来12个月内还将继续,直至2%,但与汇金每个季度公布的对几大银行股的增持相比,中石化被远远抛在后头,而他们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丝毫也并不亚于中石化。
笔者觉得,中石化引起市场关注的原因,更多地在于时点的选择上。目前行情“每况愈下”,中石化的举动自然会让不少投资人产生遐想。只是,与市场浩浩汤汤的大趋势相比,中石化此举估计难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甚至还多少带点螳臂当车的悲壮意味。
当然,每家公司的增持都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即大股东对自身股价长期被低估的“不满”。看看这些最能赚钱的大型企业,“两桶油”加上“四大行”的利润基本就占了近2500家上市公司的一半以上,却长期在净资产值之下交易,是人都不免要揪心。如果有能力,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大股东增持股份,都是应有的举动。只是A股历来以融资为第一要务,到手的钱再花到二级市场股价的维持上,对上市公司或者大股东来说,估计是一件更为揪心的事情。
其实,如果统计今年以来的增减持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与结构性行情相对应,结构性的增减持一直都在进行中。截止11月7日,两市共有1283家上市公司发生增减持8684次,其中增持只有2116次,占比只有24.4%。增减持相抵之后,两市净减持股份640123.43万股,净减持金额927亿元。虽然大型企业特别是国字头企业基本以增持为主,但今年主导的中小盘上市公司行情的火爆,却让他们的大股东成为减持的主力。
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以中石化为首的国企股一时的增持难以对市场形成一种向上拉力的原因。也许只有阶段内持续不断地增持并蔚为一种风气,低迷的市场信心才有可能被激活,也只有到那时,“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才能真正显现。201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