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行情的涨跌总让大家感觉不是大喜就是大悲”,上周我们将市场对行情一跌就拼凑出“X大利空”,行情一涨就搜刮出“X大利好”的“近视症”作出不以为然的判断,认为其忽上忽下与行情过度投机有关。我们如果拿牛市眼光来看待市场,那么,投机虽在激活人气方面功不可没,但激活之后如果总也无法转轨——回到投资的正道,则仍需对行情的性质抱持谨慎态度。
其实,以笔者的观察,先前的跷跷板效应似乎正渐渐地被创业板行情的节奏所代替。也就是说,如今主板行情的节奏渐有与创业板合拍的意味,当然也许并不是指数意义上的高度合拍,而是概念扩散引出的应有结果。作为今年行情的先锋官,创业板的孤军奋战攻城掠地,渐渐引动主板中一些概念板块跟进,前期的自贸区树立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典型;而今年以来,即使在主板行情一直陷于低迷的状况下,也有一些主板个股亦步亦趋,其牛势也并不一定比创业板差。
还是以数据说话吧。创业板指数今年牛冠全球,截至昨日,指数上涨幅度达到96.25%,而同时的上证指数却仍下跌1.76%。但以今年以来的大牛股而论,截止昨日收盘,涨幅前十大中创业板却只占据两席,网宿科技以346%的涨幅位列第7位,华谊嘉信以322%排在第9名,这个榜单中排名第一第二的都是中小板的个股,分别是涨了404%的爱施德与涨了379%的江苏宏宝,名列第三的是最近一战成名的外高桥,涨幅378%。
由此可见,第一,创业板指数的“牛”,主要在于个股普涨的“牛”。这种手法有点跟近年来茶叶市场的炒作相似,炒手选择一个原来相对不是很大众且具备很多概念的品种,比如普洱茶、黑茶等等,通过一系列手法让其家喻户晓,然后通过板块的集体升值而获利。创业板在股市里具有这种特质:新兴产业、规模很小、个股盘子不大、市场争议不断,炒作起来也就故事多多,跟风者众。第二,主板的低迷显示出来的其实是指数被大盘指标股所绑架的现实,在沉沦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本栏之前认为投资者可以依照自己对个股的偏好和深入了解“捂股不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大盘的涨跌虽然重要,但让投资者赚钱的,最终还须依靠个股来完成(那些参与股指期货的除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