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合唱才有大行情
(2013-09-03 20:59:02)
经济弱复苏格局仍未改变,上证指数也正沿着一个标准的上升通道缓缓推升,而近期成交量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与此同时,市场呼唤了许久的风格转换问题似乎有了一点端倪,不过,“转换”两字并不是很贴切,倒是我们常说的“大合唱”更符合实情一些。
在主板面临上档重重压力需要消化的情况下,创业板指如果“泄气”,后果将很严重。这一点在近期盘面也经常有“演示”:典型的如8月30日,当创业板指高开后呈单边下跌形态并几乎以最低点收市时,本处于强势整理的主板指数也受拖累出现尾盘跳水现象。以过往的经验论,当一个热络的板块到了强弩之末时,调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回档进行深幅调整,然后行情开始分化;一种是横向整理,进行股价结构的调整,同时等待其他板块的上涨来消除市场对于该板块“高处不胜寒”的心理负担。
一般我们把这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分别叫作以空间换时间(前者)、以时间换空间(后者)。而由于整个市场的预热阶段靠的正是这个热门板块,其一举一动就会影响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一旦该板块采取前者的调整方式,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将是巨大的,那些本就处于弱势状态、只是亦步亦趋的其他板块在热门板块暴跌下也很难独善其身。泥沙俱下式的下跌,正好给机构或者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调仓换股”的机会。市场要重新走好,也有赖于调仓换股的“成效”,此外还有各种消息的配合,如果下跌之后又有其他利空叠加,则原本可能只是调整的行情就会弄成了创新低的行情。
因此,最好的调整方式应该是以后者的方式,领先板块的调整采取的是强势的方式:指数下跌不多但个股股价进行结构性调整,以免对其他尚须“呵护”的板块造成误伤。当新的板块有了承受能力,先锋板块再进行深度的调整,则整个市场的行情的持续力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
本栏一直希望市场能形成“二八大合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表面看来像是跷跷板的“二八行情”,其实只是初始阶段资金捉襟见肘时的表象。行情要走好,就必须是“大合唱”,而不是“按下葫芦起个瓢”。近期的行情已颇有合唱的意味,只是与和谐还有一段距离,但只要成交量能够得以维持,行情就将继续利于多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