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0”能解决A股低迷问题?

(2013-07-16 11:34:26)
标签:

股票

   A股的长期低迷,让关心这个市场的各界感觉“痛心”,大量市场人士因此纷纷给出自己的诊断和药方。但对于这个庞大复杂的市场而言,由于大家所站角度不一样,所关注的兴趣点不一样,所感受的市场冷热程度也就非常的不一样,专家会诊也就常常有如盲人摸象,得到的是不同的结论、开出的是不同的药方。

  而得病者肌体常常无法按常理反应,A股虽还不至于病入膏肓,但多年来拖着病体发展,倒也累积了不轻的病症,如今其对于利多利空的反应,也就常常有些不按常理。

  最让笔者觉得奇怪的是市场近期对于“T+0”的“利好”反应。说真的,对于一个交易规则的改变,似乎不值得如此执着甚至憧憬,因为所有的规则都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只强调一面而忽略另一面,都是有失偏颇的。但如今市场的表现,似乎表明只要A股的交易规则从“T+1”改为“T+0”,A股的许多疾病就会“药到病除”,因此行情围绕这个利好,开始有些沉浮不定。本年度的单日最大涨幅,正是在“蓝筹股将率先实施‘T+0’制度”的传闻下产生的,而当监管层加以澄清,“蓝筹股”于周五作出回档,指数又往下一沉。周一因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五关于“目前实施‘T+0’没有法律障碍”的表述,又让市场活跃起来,不过成交量似乎有点难以为继的感觉。

  其实,A股“T+0”并非什么新鲜事物,“T+0”和“T+1”交易制度在中国股市初期曾有过反复,1992年5月,上交所在取消涨跌幅限制后实行“T+0”交易;1993年11月,深交所也从“T+1”转为“T+0”;1995年,沪深两市的A股和基金交易由“T+0”改回“T+1”,此后没再更改。

  “T+1”和“T+0”孰优孰劣,并不是绝对的。对于投机成性者来说,“T+0”似乎是最好的交易方式,因为资金的利用效果最高,当天买了就可以当天获利,但这只是个梦想,要实现却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是更多时候要以止损收场。“T+0”强化了市场的流动性,但却由此可能带来交易的随意性,从而将加剧市场的波动。“T+1”确实让买错者当天可能遭遇没顶之灾,比如出现追了涨停板,结果却在尾市收获一个跌停板的悲剧,但这却在另一方面提醒投资者入市需谨慎,有利于约束过度投机的冲动。

  A股的投机性至今并未因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而有所收敛,主题性投资的大行其道就是证明,这种情况下要是真推“T+0”,不一定能像如今市场的预期那样纯属“利好”,更解决不了市场重大的制度性缺陷所形成的许多痼疾,甚至,这种利好的预期还有转化为短暂利空的可能,虽然照理来说,这也不应该算是利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