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被市场潮流裹挟

(2013-07-17 16:55:24)
标签:

股票

    市场近期对于“T+0”的期盼,其实跟本世纪初关于新股发行按市值配售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市值配售出台之前,市场也将之作为特大利好来看待,但最后却因行情的走熊导致了配售的新股所获得的“利润”,无法弥补二级市场市值下跌的九牛一毛,导致这一“利好”最终寿终正寝。

    这一“利好”出台的背景,是因为当时的一二级市场巨大的价差(新股一上市价格动辄翻几倍)催生了一支A股独有的“打新大军”,他们只参与一级市场申购,然后在二级市场抛售。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利艰难,但这群一二级市场的搬运工却乐此不疲,年收益率一般在30%左右。随着一级市场资金的不断囤积和二级市场不断“失血”而下滑,为解决如此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证监会于是推出了配售措施。

    后来许多券商还推出了合伙摇新的服务措施,以集腋成裘的方式将散户们的市值集中起来参与配售,藉此提高中签率,以保证每一只新股上市都能给大家分点收益。然而由于股市走熊,这点可怜的收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投资者为了这一点点“配售”收益,却可能要付出极大的市值损失,这种新股发行方式也就渐渐式微并最终取消。

    “T+0”尚未成为现实,市场对于这种“新型”交易方式充满憧憬,当然可以理解,但以为这一修改就可以改变目前低迷的状况,实在是过于理想化了。这跟上述所说的“市值配售”之初大家的所思所想如出一辙。

    久旱盼甘霖,久熊盼转牛,这种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证券市场充斥着各种似是而非的传闻和做法,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作为投资人,只能多长心眼,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不要被市场潮流所裹挟。


    股市的走牛,自有其自身的规律,本栏曾说天时未到,其实地利人和也仍然欠缺火候。比如,照以前的“政策市”习惯,在监管层做多意愿明显流露,股市的走牛就将是可以预见的。监管层近年来一直“有此意”:在郭树清短暂执掌证监会之时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得出其急迫的心情。肖钢接任后,着力角度不一样,但想结束A股长期熊市的意思还是不时有所流露。

    但牛市在众人的热盼中却迟迟无声无息,笔者以为,这一方面在于A股经过这几年的畸形膨胀之后(只顾规模,不顾投资者承受力),投资者不断从吃一堑长一智中得到“教育”,不愿继续充当“鱼肉”;另一方面则是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监管层对于行情控制力也就大不如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