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调是A股的晴雨表

(2013-07-12 09:34:32)
标签:

杂谈

    周四股市暴涨,各种利好传闻纷至沓来,不过其中老生常谈者居多,比如蓝筹股可能实施T+0、房地产公司融资之门可能重启等。当然也有一些跟流动性相关的消息,比如7月首周四大行贷款强劲反弹,大增近1700亿,还有伯南克关于“在可见的未来美国仍需要高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表述。股市对资金预期的敏感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A股一直以来没能很好地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这几乎成为市场的一种共识,因为多年来我国GDP都维持在8%以上,但A股股指却一直在原地打转甚至向下滑落。因此将那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套用在A股上,就会显得经不起实践检验(在成熟市场是经得起检验的,比如美国股指先创历史新高,经济复苏步伐随后表现强劲)。
  不过,就笔者的印象,A股虽然跟GDP的关系并不密切,却跟宏观调控还是贴得很近的:当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股市行情基本就只有向下一途;当宏调政策转向宽松,则股市行情随后就会风生水起。只是,用这个角度去看,则那句话只能调整为“宏调是A股的晴雨表”了。
  资本市场在理论上是有“价格发现”的功能的,因为这是实现投融资、资源配置等其他多项功能的前提。只有价值获得市场认可,并在市场中确定了合理价格,交易的公平公正才可能实现。不过这个功能在A股也是极度扭曲的,上一轮新股发行的“三高”就是典型,而上市公司的股价,常年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成效,似乎也关系不大,倒与资金的介入程度密切相关,这又是与成熟市场(比如香港股市)具有天壤之别的。算是股价对资金敏感的又一例证。
  本栏觉得A股缺的不是资金,缺的是信心。但仔细再想,两者的关系却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股市信心从何而来?赚钱效应!但要赚钱效应,靠的是行情上涨,上涨行情则要靠资金来推动。这就生出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了。至少在行情的初始阶段,需要资金的不断涌入,才能让市场信心逐步得到恢复并提高。
  周四放量大涨,一扫近期股市低迷的阴霾,但用力过猛,资金消耗过多,也常常会让本就缺金的市场难以为继。因此,后市上涨行情要继续深入发展,一要检验传闻中的利好的成色,二要考察资金是否还能源源不断(成交量要维持)。至于宏观面有无好消息,关系似乎不大,毕竟,基于上述分析,A股投机性质并未有多大改观,即使这次启动的是低市盈率板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