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不可能是巴菲特

(2013-05-07 21:41:01)
标签:

股票

    巴菲特虽为广大投资者所津津乐道,其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也被许多研究者归纳为一些条条框框,那些条款看起来其实也不难理解,但真正运用其投资理念并从市场中获得厚利的却似乎是凤毛麟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道理再简单不过,那就是“隔了一层”,冷暖难以自知。想想,如果依据那些条条框框就能在股市里战无不胜,那巴菲特也就无法成为一个神圣的投资符号了。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从学车到对车操控自如,是有个过程的。刚刚上路那会儿,面对路上风驰电挚的各种车子,胆战心惊是难免的,菜鸟们心理要不停地默念着刚刚学来的操控技术,顾此失彼也就是常有的事。在取得一定经验之后,是踩离合、油门还是制动,渐渐地才不至于要心里默念了。变道亦然,对于两侧车道的前车后车的速度预判,总是心中无底,于是变道的时候那种紧张和害怕总是伴随而至,东张西望、犹犹豫豫、欲过不过,急出了一身汗,结果还是不敢变道……开车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心慌的感觉才较少浮现,但只有到了人车合一境界,所有的操控都是下意识的,那时才算是个真正的司机。
    股市投资的交易能力,道理也是如此。人们对自己能力的认识,被研究者分解为四个阶段:无意识无能;有意识无能;有意识有能,无意识有能。无意识无能指的是你并不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这可能与本栏说过的“三无人员”相符,交易者凭着一股盲目的勇气,乱冲乱撞,最终以伤痕累累收场。明白了第一阶段,接下来的那些我们就可以理解了:有意识无能是指你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是无能为力的;有意识有能,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有意识无能,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无意识有能,这是最高的境界,此时无招胜有招,其个人能力已经内化到思维和行为习惯中了。
    记得有本书叫《直觉交易商》,说的是到了一定时候,一些交易行为凭“直觉”即可赚得盆满钵丰,这无疑是最高境界了。开车开到最后,对路面的感觉和反应,往往也会变成下意识的,不一定要特意地从头脑里对身体的哪部分下达命令。所以,做个中国式的巴菲特,并非如我们理解的运用那些条条框框那么简单,那是“形似而神不似”。即使你有幸跟巴菲特一样买了中石油、比亚迪,相信你的买入理由和交易方法也不可能与巴菲特一样,这就是交易能力的最大区别。
    学习大师的方法,确实可以事半功倍,少走弯路,但如何将其精髓内化为自己的“无意识”,却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动辄认为自己具备了大师的素质,除了显示浅薄,至多也只能算到达“有意识有能”的阶段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