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产调控:重走市场化道路

(2013-03-07 12:44:01)
标签:

财经

“两会”不乏“惊人语”。在一年一度民主开放的议政会议上,每个委员都可畅所欲言,因而出现“雷人雷语”也属正常。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穆麟茹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就说:“房地产是市场选择,只要双方合意,一平米卖100万、1000万也是合理的,政府就不该干预!”乍一听似乎可与“立法强制捐出工资做慈善”并驾齐驱的“雷语”,然而细想却并非如此。

国人的住房由原来的单位福利转变为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市场化功不可没。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渐渐赋予房地产市场以金融属性和投资功能,其价格也渐渐地经历由低估到修复再到积累泡沫的过程,于是有了2010年以来越来越严厉的调控,手段虽始于市场化,却渐渐扩展到了限贷限购等行政手段,然而效果依然不彰。

原因究竟出在哪里?笔者觉得,这应该与市场管理者在其中的角色转换未能顺利完成有莫大关系。在市场培育期,管理者兼具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角色,是可以理解的,但当市场已经基本成型,管理者就应该及时退出运动员角色,建立一套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最终只要全心全意当好裁判员就行了。回顾这几年的调控,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角色的不清晰,利益密切相关之下,有形之手无处不在且随意拿捏,导致了调控失灵现象不时呈现。

从这个角度说,“征收20%房产转让税”其实是一种引致市场调节的好机制,比“限购限贷”来得更加市场化,虽然市场出于“避税”目的而导致了短期的“恐慌性”交易,但只要以此机制为目标,尽快清理其他各项税费和各种利益链条,该废的废该留的留,同时以持有年限细化征税标准而非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则这一机制将能发挥应有的市场调节作用。

市场调控应该以公平公正为目标,而不应该以价格下跌作为目标,这应该就是穆麟茹委员那句话背后应有之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