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多愁善感的理由
(2012-11-12 09:30:24)
标签:
股票 |
有报道称,机构监测数据显示,十大基金公司又全线减仓,不过证监会昨日对此进行了否认。对比如此行情,相信众多的投资者对基金全线减仓是会深信不疑的。只是基金这样的减仓行动实在让市场不解:市场所期盼的宏调见到效果已经从不断公布的宏观数据中显示出来,而经济触底回升的迹象越来越多,这将毫无疑问奠定股市见底的坚实基础。
当然,A股近年来似乎形成一种极不健康的心态:只要原来影响市场走熊的因素消失,就重新再找一个来“吓唬自己”。在通胀居高不下时,大家关注的是CPI之类的宏观数据;CPI调下来了,大家又开始担忧GDP增速下滑带来的经济衰退;而今稳增长的措施有了效果,GDP下滑势头有得到遏制的迹象,大家又重新关注外围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其实,此前在美欧债券危机高峰时期,A股已跟随暴跌了一段;一俟危机缓解,外围资本市场走牛,A股就将眼光投向自身挖掘拖累市场的负面因素,于是又走一段与外围资本市场背道而驰的下跌行情,如今国内负面因素逐步消除,市场又有重新寻找“美国财政悬崖”吓唬自己的意思……
A股渐渐走成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子,常常临风洒泪、对花伤情、多愁善感、孤芳自赏,渐渐地让投资者难以把握,进而只有爱恨交加。
虽然,国内外经济复苏仍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且按往年惯例,A股的年底行情也往往不尽如人意,但A股从年头跌到现在,加上此前几年的一路下跌,再怎么说也算是“充分调整”、“大体上消化了基本面中的负面因素”了,换句话说,A股最艰难的日子应该已经过去。近期媒体报道中充斥着QFII为首的各种机构大举入市的消息,虽然尚未得到市场资金进出数据的印证,但A股300指数成分股整体估值早已低于成熟市场,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即使基金真有减仓行为,与其说是看空后市的表现,笔者更愿意说是调仓换股的需求。三季报落幕之后,布局明年的年报行情,应是此中之义。而A股的性格缺陷,目前看来要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管理层的系统性思维和举措,只有大力重振市场信心,才能再造A股的阳光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