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市场参与各方回归本色

(2012-08-02 09:35:57)
标签:

股票

    近期股市因B股市场的退市问题和沪市将对ST股开设风险警示板的问题而出现恐慌情绪的蔓延,管理层昨日再度通过媒体向市场喊话,认为市场过度反应,并称“要坚信中国股市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没有理由怀疑资本市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重提价值投资,说“一些蓝筹股的股息率甚至高于标普500”。

  市场还算“听话”,开盘后呈现高开高走特征,两市于5连阴之后均收出一根小阳线,8月算是有了一个“开门红”。不过,成交量的不济,显示“听话”的投资者还不多,而无量的市场,能否再接再厉上攻,扭转这一波自5月初以来的下降趋势,暂难下定论。

  这次喊话,被市场中人戏谑地称为管理层又一次公开的“股评”,与今年曾指A股已具“罕见投资价值”相互映照,但后者的“误导”已经让一些投资者吃了一次亏——按“股评”性格,这当然可以辩称是“误读”,因为投资蓝筹需要的是长期而不是短期、关注的是股息率而不是市场波动——这样一来,新的“股评”效果会否递减,尚需观察。

  虽然笔者认为目前的市场状况,不“救市”将难以扭转颓势,但对于这种有“越位”嫌疑的喊话,还是有点不以为然。市场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投资者是否应该用脚投票?这样的实操性问题,应该是投资者依据自己的“见识”去判断。作为“裁判”,只要依照公平的规则,让市场各方均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自由行走,发现新的不公采取措施及时补上;同时要多“劝架”以平衡各方利益,不拉偏架,不强调为哪一方服务,这才算正责。至于“参赛”各方在合规范围内的行动,应以不干涉为原则。

  也许,在大多时候,“越位”惯了,也就不觉得这样的表达有何不可。笔者感觉“市场化”在A股市场常常像一个被任意拿捏的魔方:想管的时候,一句“市场不成熟”就可以让插手成为冠冕堂皇;不想管的时候,一句“市场化”又可以将应负的责任销于无形。

  多年以前,“让股市回归本色”曾是管理层的一句口号。其实,各方若都能回归本色,资本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是毫无疑义的。当然,这种回归,也包括管理层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