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挺”有点言过其实

(2012-05-17 21:34:02)
标签:

股票

    危急关头,被媒体称为“各方力挺资本市场”的高层声音恰逢从“第37届国际证监会组织年会”传来,本就超跌的市场应声反弹,收出一根实体达37点的盖阴阳线,使得上证指数成功地在半年线之上企稳的可能性大增。不过,就图形看,指数仍未突破2453点见顶以来的下降通道,反弹能否持续,还须未来几个交易日进一步观察。
   说真的,从“力挺”的声音看,唯一有新意的,也许是央行行长明确表态与证监会合作支持资本市场。但细看他的表述之后,可能得到的却是对A股的影响是利空而不是利好。比如“直接融资规模较小”、“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等,都属于要掏投资者腰包的事情。至于其他的“力挺”,似乎更不值得一提,基本属于“旧新闻”,比如适时推出双向跨境ETF、逐步扩大QFII与RQFII额度,要借鉴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等,均属于需要一个“听其言观其行”的过程,因为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类似的说法很多,落实的却很少。
    而眼下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其实还是市场的赚钱效应。而要出现赚钱效应,就必须要有一波持续时间长一些的好行情。以往A股的见底和见顶,基本上都有管理层的政策影子在晃动,也正因此,A股一直以来被诟病为“政策市”。在目前阶段,行情要走好,需要管理层想尽办法进行利多刺激,那也就等于又有了“政策市”的意味。
    由于这几年“政策市”这个词在股市里并不好听,所以 ,即使A股目前的监管思路、运行机制、市场格局和投资文化并没有多少进步,但大家还是比较忌讳这样的词语,特别是“救市”两字,更加要千方百计与之撇清关系。估计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连上周末降准这样的事情,都有专家和高层要出面声明与“救市”无关的原因。而不管在什么时候,在股市暴跌得近乎崩盘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不少专家通过不同的方式呐喊“千万不要救市”之类的口号。
    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笔者才疏学浅,无法理解高人们的心思。对这些人对这个“伪命题”如此大费周章感到迷惑不解,其实这样“不救市”的表达,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实际上,除非管理层啥也不干,否则其一举一动,都会融汇到这个市场的信息海洋里,成为投资者决策的依据之一。而降准也好,降息也好,相信投资者也不至于认为管理层的目的是在“救市”,只不过这样的行动,不可能不在股市里产生短期或中期的利多影响。而不管是教科书上所说的,还是过往的经验所证明的,都没见到有说货币政策的唯一目的是救股市的,绕来绕去,这“不救市”表态纯属多余。
    由此看来,“力挺”、“救市”之类的字眼实在是言过其实,投资者还是自己仔细研读内容,别被标题党所欺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