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行情在“两会”期间产生振荡,但强势仍能维持。本周三“两会”胜利闭幕,走势突然急转直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两市指数直接从高位跌落悬崖,一根长阴线,不仅将均线系统冲得七零八落,而且将沪指2132点以来保持得非常标准的上升通道下轨击穿。市场中过于乐观的情绪有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调整之声突然四起,而悲观者甚至认为今年行情将就此画上休止符。
投资者情绪如此突变,笔者认为主要是患上了近视症的原因。脸色随行情变化,情绪因市场起落,其实是投资大忌。如果我们将时间放长一些,其实可以看到去年9月到11月,沪指正是在2300到2500点之间盘桓了两个多月后跳空下行的,其中堆积的筹码,在3万亿元以上。技术而论,这就是个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历史密集成交区,不经过充分的调整消化,贸然上攻,多方都将会“死得很惨”。
罕见的是周三的调整方式,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直线下泄,这不免令人愕然,有好事者牵强地说是A股非常标准地向闭幕的“两会”鞠了一个躬。而事后对于跳水的解释,笔者感觉更加牵强,特别是总理关于房地产远未调到合理水平的表述,被认为是市场下跌的最大动因(市场中房地产板块也确实跌得鼻青脸肿),但是,这样的表述,在会前已经多次出现,只不过许多人喜欢将货币政策的松紧跟房地产调控的松紧划等号而已,这也许正是房地产板块今年以来随着消息面的变化而忽上忽下的原因。
其他的许多下跌理由,其实更不值一哂。比如有认为是给养老基金挖个金坑,然而养老基金至今似乎并没有成行的希望,这么快就挖坑,未免操之过急了吧?而且谁帮着挖坑呢?——一般而言,应该是管理层来挖吧(出台一些利空消息),但近期证监会想让股市走好的苦心似乎并未改变。
当然,是分析就不免带有主观猜测成分(包括本专栏的文章),可不可信也见仁见智。笔者的解释是,上述的技术因素应该是最主要的,而且这样的跳水并不只有可怕的成分,实际上,行情突然暴跌,将大多数交易者集体套住,市场上大量低位获利筹码和上方套牢筹码争先恐后涌将出来,主力正可趁机调仓换股,这也许正是牛市行情的特征之一呢。
不过,这次跳水也凸显了未来行情的隐忧因素,那就是A股行情似乎正被房地产板块所绑架,而这一板块正处于多事之秋,因而构成行情继续深化的障碍。这样,对于跳水后的行情,笔者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一是市场能否摆脱房地产板块的困扰;二是经过这一次认真的调整之后,投资风格能都发生根本转变——最好是可以顺利转到对蓝筹股的追逐上来(关于蓝筹股,可以参考笔者上周以来的系列文章)。如果两个方面都得到肯定答案,那么,行情转入牛市,就有了基本的条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