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转变“出乎意料”
(2011-07-11 21:11:59)
标签:
财经 |
上证指数4月18日开始从年内的高点3067拐头,到6月20日创出2610点的年内新低,只用了44个交易日,期间的最高跌幅达15%。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几乎对称的倒V字,像一只狮子张开的大口,显眼地贴在了K线图上。
股指创年内新低,加上国内旱灾之后转涝灾,不断推升农产品价格,市场对于CPI的可控性产生了不安的预期,对于加息的恐慌猜测无时不在,而此时外围欧债危机不时传出,卡恩事件导致新的胡乱猜测,地缘政治则仍不停歇。所有预测均陷入灰色境地,此时的市场情绪基本上达到了年内低点,一些文章已将沪指低点看到了2300点附近甚至更低。
然而在看空心态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下,股指下跌之势却戛然而止。并在犹犹豫豫的反弹中,借助温总理关于通胀可控的表态,重新回到了年线之上……
连续反弹,连续放量,回调的欲望似乎总被多方粉碎。七一前后又是建党90周年的特殊日子,缓过神来的投资者第一反应是“维稳”,接着是紧缩政策开始趋于松动。投资者情绪随着市场的反弹也不断转向乐观,多方的力量逐步转强。市场对于走势的预测则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机构们又开始了向上的预测,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大盘已经见底,而眼下最高的眼界是望到了3500点附近。
悲观的情绪被“一夜春风”吹走,乐观的“梨花”次第盛开。
然而,仔细看看眼下的市场基本面,则似乎值得乐观的成分尚不多见。本周加息已被市场当“靴子落地”理解,而提前于周六公布的CPI也被预期为“年内高点”,但类似的拐点论我们此前已经多有领教,且基本以失败告终。至于外围的欧债甚至是美债危机,虽然眼下确实消停了一些,但这个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毒瘤”并没有完全被切除,且随时都有发作的可能。
套用一句流行语:“你留意,或不留意,他就在那里”。情绪的转变,让投资者的行为完成了神奇的大转弯。而实际上,市场所面临的环境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实质性变化,这也许正是股市变幻莫测之所在。还好,股市里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方法很多,股民的说法是“炒股炒的是预期”,大师的说法则是“炒股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
历来A股的看点,更多的是主力资金的进出,只要有资金源源不断进来,行情就会逐渐走好。最终,涓涓细流将汇成大江大河,并汹涌澎湃起来。以笔者理解,眼下当属涓涓细流阶段,至于能否汇成江河,尚须观察。而这一阶段的操作手法,只能谨慎地亦步亦趋,既不宜盲目乐观,也不宜过分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