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成中国体育标杆 精神比金牌更重要!
柳号综合观察
新闻链接:华社里约热内卢3月11日体育专电(记者王帆)“我希望将来体育的目的不只是争第一、争金牌,而是告诉人们不要轻言放弃。”中国羽毛球名将林丹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如是说。

作为羽毛球历史上最优秀的运动员,林丹被邀请参加了有“体坛奥斯卡”之称的劳伦斯颁奖仪式以及有关活动。去年林丹曾经作为特邀嘉宾到伦敦参加了此项活动,此次他的身份是劳伦斯体育公益基金会大使。
伦敦奥运会,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全部4枚金牌,羽毛球队包揽5枚金牌,论表现这两支球队绝对是梦之队,但是由于项目小众,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非常小,甚至有被清除奥运会的倾向,因而在劳伦斯奖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乒乓球队能够被提名为年度最佳团队候选,已经无上荣光。
林丹在2011年年底获得世界羽联总决赛男单冠军后,已经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全英赛男单冠,以及汤姆斯杯、苏迪曼杯团体赛冠军收入囊中,成就史无前例的超级全满贯。再加上奥运男单金牌,他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史上最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可是,因为项目的缘故他根本连提名的机会都没有,两度成为特邀嘉宾应该是组织者出于对他的尊敬和过往成绩的肯定。
与中国人对电影奥斯卡浓重情节一样,运动员同样有劳伦斯情节,从2000年该奖创办以来,姚明、刘翔先后获得过最佳新人奖,中国奥运代表队凭借北京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曾获最佳团队奖,虽有3次获奖,但从未获接近过最具分量的“最佳男、女运动员”奖。
而对于连提名机会都没有林丹觉得非常遗憾,去年他曾经说:中国的跳水、乒乓球(微博)、羽毛球等运动员成绩一直很优秀,也付出很大的努力,每年在世界各地许多次地升起国旗,但这些运动缺乏全球性,因此可能被权威的劳伦斯评委“很遗憾地‘局限’掉了”。
这些年中国体育以奥运战略为目标,在一些国外不太重视的项目上做文章,奥运会上披金戴银成为金牌大国,但是在竞技性、娱乐性、商业化强的项目上没有任何竞争力,特别是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方面,中国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为了获得金牌,一些运动队和运动员常常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个别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消极比赛等等,严重违反了更高更强更快的奥林匹克宗旨。如,伦敦奥运会女双小组赛A组的最后一场比赛,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于洋/王晓理因为消极比赛,被取消奥了运会比赛资格,给中国体育代表团造成极坏影响、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奥运金牌之路。
林丹作为一名优秀运动员,他看到了体制方面的问题,从他口中发出呼吁,很值得有关部门给予重视,调整以金牌为上的奥运战略,让体育更加纯洁重回“自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