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奥运非世界末日 乒羽项目不会死!
柳号综合观察
近期有关乒羽退出奥运的消息铺天盖地,对于乒羽走出奥运会,网友的心境并不相同,有赞有弹。支持者认为:田径哪个项目一个国家统治多年?除去!乒乓球中国统冶多年就剔除?屁话!那射箭韩国人统治了十多届,为什么不剔除?”;“乒乓球还是自己玩好了,这种捡球时间比打球时间多的比赛,很难吸引人。”
反对者认为:“拿收视率作衡量标准,这是奥运会还是综艺选秀啊?敢情运动员流血流汗二十年,为的就是给无聊的人看个热闹?要是这样算乒羽不能剔呀,伦敦奥运林丹打李宗伟那场票价比同时进行的穆雷的网球比赛还贵不记得了吗?中国的优势项目背后可是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观众啊你拿什么跟我们拼收视率?";"乒乓球跟羽毛球虽然是中国的强势,不过有很多国家参加,而且这些选手都很厉害,对中国队员来说也是一大威胁,像乒乓的申克,波尔,还有韩国和日本的一些国手总能打到半决赛,羽毛球那边也有李宗伟这样的高手哇!所以干嘛要剔除呢"
而有些网友的想法则比较实际:开展与加大投入符合国情的国民体育事业,使中国人身体素质确实提高起来。相信疾病降低,体能增加的统计数字和公民切身感受比奥运金牌更受欢迎。现在的我们不再迫切需要欧美掌控的奥运会了。作为具有具有很强的群众基础的乒羽项目,即使离开奥运会也并非世界末日,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
作为国球,乒乓球在中国有着极为庞大的乒乓球人口,保守的估计在1亿左右。乒乓球从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以及后来的“小球带动大球”,乒乓球在中国的地位已经难以撼动,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如今除了乒超联赛等这些专业的乒乓球比赛之外,从学校到机关、从厂矿到社区打乒乓球的民众非常普遍。
乒乓球老幼皆宜,是一项全身配合,腰、腿、手臂等都能得到锻炼的项目,长期坚持下去当然能有效地消耗体内积聚的脂肪,减轻体重,最终达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目的。乒乓球运动也不像跑步等运动项目那样单调乏味,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和趣味性。
与乒乓球相比,羽毛球在中国的普及丝毫不亚于乒乓球,甚至还大于乒乓球人口。据统计,2009年中国的羽毛球人口已经达到1亿人,而在在这项羽毛球人口中仅广州市就有300万之众,群众基础可见一斑。羽毛球对于一般爱好者来说,对于器材要求更为简单,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一副球拍、一只球以及简单的室外场地就可以开始运动了。
另外,就羽毛球运动本身而言,它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因而,长期从事羽毛球运动,对于提高心肺耐力和人的寿命,抵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两个在中国拥有强大群众基础,且非常适合中国人开展的项目,即便离开奥运会也不会死亡,不必为他的生存而发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