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力之痛如何避免?
柳号综合观察
已经去世9年的“亚洲第一大力士”才力的妻子患癌症,其女儿在微博祈求帮助引发了巨大反响。才力在自己有限的33个人间历程中,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付出了太多太多,既有孩童的无忧无虑,也有退役后的各种窘迫。而在他过世之后,他的亲人还继续着他的不幸。其实,这么多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退役运动员各种悲凉生活情景并不鲜见。
曾经获得过北京国际马拉松冠军的长跑运动员艾冬梅,退役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为了生计与爱人选择了摆地摊,日子过得极其艰难,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想卖掉为她带来无数荣誉的奖牌。跳水亚洲冠军唐颖退役后找工作期间,遇到过很多屈辱的事情,有官员提出了要她去陪舞的无理要求,更有人想用每年10元来包养她做二奶,好在唐颖没有失掉骨气,她宁愿在一家服装店当营业员,拿每月800元的工资。
才力的悲凉其实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悲凉,代表了一个退役运动员群体。在他去世后,才力所在的单位领导曾经表示,才力算是他们单位退役运动员中的好的,很多队友都很羡慕他,他的话也与没有错,可是在才力离世时,在他贫困的家中,桌子上是一碗没吃完的白菜汤和半瓶虾酱,这些足以证明了他的窘迫。而当年羡慕他的队友如今又有多少人过得很好呢?如何去避免才力的悲剧重现呢?
最关键的是体育主管部门必须去完善运动的保障机制,成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相应机构,去帮助和指导退役运动员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介绍他们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为他们再就业提供必要帮助。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地方已经采取措施,对退役运动员进行相应培训,也介绍一些工作,但这远远不够,“临阵磨刀”很必要,更现实的是“未雨绸缪”,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从很早就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可以尝试着建立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档案,持续跟进和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而不是在他们退役后不管不理。同时建立困难运动员帮扶救助机制,对于确实经过自身努力,仍然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合适项目,生活又极度苦难的,重点进行帮扶,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对于因为疾病及其他特殊情况造成生活极度困难的,进行必要救助,帮助度过难关。
当然,退役运动员还必须主动去适应社会竞争,前文提到的黄燕兰退役后虽然也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纠结于国家是否安排工作,在经历了很多尴尬的求职经历后,硬是凭借着当运动员时练就的顽强拼搏精神,白手起家、自主创业,与爱人开了一家烧卤店,经过多年打拼,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再就是金牌至上的奥运体育让位于学校体育、全民体育,让体育重归自然,让体育重现快乐,让体育人在德智体全面结合中升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