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号
柳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803
  • 关注人气:2,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金牌(2):对金牌过度追逐让体育变味

(2012-07-26 06:23:07)
标签:

张尚武

金牌

雅典奥运会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奥运会

体育

分类: 综合体育

如何看待金牌(2):对金牌过度追逐让体育变味

柳号奥运观察

 

    不久前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又出现在王府井地铁“拿大顶”卖艺,引来很多人围观。这位去年因为在地铁表演乞讨被广泛关注的前冠军,一年来令人匪夷所思的表现,让人对其既同情又不齿,陈光标曾经高薪聘请他,几个月后他却辞去工作,从南京回到北京,后来又传开公司,最终没开张就又歇菜,再后来竟然能在网上公开乞讨,被网友大骂无耻后在微博中道歉。

 

    回看张尚武的悲剧,一定程度上在于他本人乃至整个体育界对金牌的近乎变味的追逐。2001年他在大学生运动会上夺冠后,据说风头盖过了郭晶晶,曾经前途无量,最大梦想就是参加奥运会。无缘雅典奥运会后,他开始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最终因为偷盗而锒铛入狱。出狱后,没有任何工作技能,加之玩世不恭的心态,始终不能融入社会圈子,成为一个异类。

 

    类似于张尚武的悲剧不在少数,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如今,依然还有很多的孩子还是与他们的前辈一样,从小就被送到一个几近封闭的环境中,接收专业训练,他们失去童年应有的欢乐时光,日复一日重复着枯燥艰辛的训练,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夺金而归。

 

    运动员是这样,地方体育官员何尝又不是,在金牌体育的驱动下,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到竞技体育方面,很明显如果他们的运动员在奥运会、全运会上夺得金牌,这就成为自己的政绩、成为加官进爵的资本。群众体育在这方面只是日常工作,并不能给他们加分多少,更谈不上名和利,因而群众体育这块很难让他们上心。

 

    联想到年初残奥会冠军教练汪成荣与青海体工大队之间的奖金纠纷,就是金牌后面的利益之争,这件事似乎没有谁对谁错,站在各自角度都有道理,但其对竞技体育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时巨大的,同时所引发的对于金牌至上的思考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