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十只是笑谈
男篮三流究竟谁之过?
柳号篮球观察
在以1分战胜约旦拿到亚锦赛冠军和伦敦奥运会入场券后,中国男篮又得到一个“好消息”,国际篮联最新一期世界排名显示,他们的排名位居世界第十位,是亚洲排名最高的。而中国被压在身后,竟然是俄罗斯、法国、巴西和德国等世界强队,不太懂排名规则的人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篮管中心领导对于这个排名还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中心副主任胡加时很有自知之名的表示:“亚锦赛冠军的成绩是全队上下拼搏出来的,不过放眼奥运会,没有姚明的中国队只能算是世界三流。”
世界排名第十可以当做笑谈,但是男篮沦落到世界三流,就让人怎么也笑不起来。就在前几年我们还扬言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强队。再回想,十几年前曾经在亚洲鹤立鸡群的时候,我们在与世界强队过招中还是很有力的,我们看不上这些水平太低的亚洲对手,于是有人提出了“脱亚入欧”的设想,再想想现在城了“世界三流”,人们不禁会问,造成这种局面,究竟是谁之过呢?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联赛之过。篮球职业联赛至今已有十多年了,伴随着职业联赛,中国篮球进入了黄金时期,特别在联赛初期和中期涌现了李楠、刘玉栋、孙军、巩晓彬、胡卫东、张劲松、吴庆龙、吴乃群、郑武等“黄金一代”,不可否认这些球员确实才华横,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涌现与成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联赛的锻炼,是联赛使他们有了更多机会。而后随着联赛的成熟,特别是王治郅、巴特尔、姚明出现后,中国队在亚洲绝难找到对手,大有孤独求败的阵势。但此后,联赛中所培养的人才就一波不如一波、越来越少,根本不能形成过去那种青年才俊批量生产的局面。个种原因有篮球人口萎缩的情况,但也有联赛的整体氛围的原因,俱乐部为了追求成绩,费尽心思在外援上下功夫,年轻球员得不到锻炼。另外,俱乐部对球员管理存在缺陷丑闻频出,同时球员自身放松要求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领导之过。应该说李元伟等过去和现在的篮管中心领导,其责任心是有的,他们的工作是努力的,也为中国篮球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男篮的沦落他们是有责任的。李元伟曾说过,“一定要按规律办事。职业联赛搞好了,自然就会解决很多目前影响水平提高的问题。既然是职业联赛,就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为了追求世界大赛成绩,为了给自己贴金,可以改变规律,联赛为备战大赛让路,使得赛季缩水,眼前利益是得到了,但联赛却支离破碎。在选择国家队。教练方面同样存在很大问题,王非、郭士强先后导演了中国男篮在亚洲赛场的两次惨败。另外,对于篮球后备力量抓得不够,篮球选材越来越窄,到了国家队就成了无米之炊了。
姚明之过。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体育明星是谁?答案非常清楚——当然是姚明,他在体育和文化两个层面代表了日新月异的中国。有他在,中国篮球始终被高度关注,有他在,中国男篮是世界二流,并可以对一流发起强有力冲击。而他与王治郅、巴特尔的三大移动长城,更是为中国篮球挣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当一个姚明退役后,中国男篮立刻失去竞争力,这也是一个悲哀。现在看来,以姚明为首的移动长城的出现,中国队逐渐向高大化发展,失去了亚洲人自身的特点,而一旦当姚明、王治郅这样的“特殊”人物退出历史舞台后,没有了绝对身高,又失去了自身特点,其竞争力自然就不存在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