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飞扬  丁俊晖输掉比赛赢得未来

(2011-05-01 05:12:42)
标签:

丁俊晖

斯诺克

世锦赛

特鲁姆普

塞尔比

体育

分类: 台球我爱

青春飞扬  丁俊晖输掉比赛赢得未来

柳号台球观察(6)

 

    虽然有一个6-0的超级大反攻,虽然有一杆138分的平目前最高分的优异表现,虽然距离3个赛点是如此之近,但是面对“打了鸡血”拟或是“开了外挂”的天才少年特鲁姆普,丁俊晖最终没有顶住对手疯狂进攻输掉了半决赛,没能创造亚洲球员在世锦赛上的最佳战绩。

 

    卫冕冠军罗伯逊命运不济,本以为抽到一个毛头小伙子,可以轻松过关,怎奈中国公开赛让年少轻狂的天才打出了士气,得到了职业排名赛首冠,自此一发而不可收。被誉为“墨尔本机器”的罗伯逊准度够牛逼的了,但是遇到不讲理的特鲁姆普还是败下阵来。其实,丁俊晖比罗伯逊更背,在特鲁姆普接连踩过罗伯逊和多特两位世界冠军后,让他将竞技状态和自信心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同时也让他的人气达到了沸点。或许有人会说,没有遇到“七五三杰”已经够幸运的了,但客观说,有时面对这样一个无所顾忌、状态疯狂的球手,会比面对一个经验老道的球手更难对付,因为他不按常理出牌、因为这一阶段他已经无所不能了。

 

    两个青春飞扬台球天才,一个文质内敛、一个狂傲不羁,一个曾经沧海、一个年少无愁,一个技术全面、一个进攻至上。两个从形式到内容都截然相反的天才,在过去的两天里奉献了一场货真价实的激情碰撞,丁俊晖将稳健进行到底,而特鲁姆普从头到尾都是超炫超酷的进攻。

 

    客观说,即便特鲁姆普的进攻已经疯狂到了极点,观众给他的掌声也已疯狂到了极点,但丁俊晖直到最后阶段还是有机会战胜对手,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丁俊晖的强大。虽然输了比赛,但从整个世界赛过程看,丁俊晖进步明显,未来十分光明。

 

    一是掌控力有所提高。纵观丁俊晖的几场比赛,他已经显示出了比较强的控制力,能够根据比赛的进程,适时采取正确的战术,该进攻的时候敢于进攻,给对手以强大的压力。而该防守的时候他少以往的毛躁,不慌不乱沉着冷静,颇具大将风度。

 

    二是经受住了长局考验。世锦赛之前,人们分析丁俊晖之所以在世锦赛上没有优异表现,长局能力差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从本次世锦赛看,丁俊晖的长局能力有了明显进步,期间出场四次,打了92局球,除了首轮10-2轻松获胜外,其余三场比赛都战至最后一局或倒数第二局。这样的经历无疑对他的战术安排以及体力、经历都是巨大考验,而他通过实战经受住了这些严峻考验,为今后备战和再战世锦赛无疑将会更加轻松自如。
 
    三是防守能力得到加强。曾经的丁俊晖进攻能力强于防守,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他的防守能力已经明显加强,在与塞尔比的比赛当中,他的几次经典防守让塞尔比极为难受。第五局,丁俊晖一杆出色防守,塞尔比险些让裁判直接判负。第16局,他的高质量防守,使塞尔比解球时母球两次“裸奔”摔袋一次触球摔袋,最终心烦意乱的塞尔比在遇到大好时机也不能把握,直接将自己推向深渊。与特鲁姆普的比赛,丁俊晖也多次做出高质量的防守,只是由于对手真的已经打疯了再加观众因素和一些运气,才惜败于对手。

 

    四是意志品质更加坚强。2007年温布利大师赛决赛的惨败,一方面由于奥沙利文强打疯了,攻势很猛,另一方面因为个别球迷的不礼貌举动,让当时心理极度脆弱的丁俊晖感到非常委屈,无法忍受,导致心理崩溃,输球后跌入长达2年的低谷。不过,如今的丁俊晖已经明显成熟、自信,在与特鲁姆普的比赛中,再次出现发生个别球迷不礼貌的举动,丁俊晖从容应对,他先是用微笑回应了尴尬,随后用单杆64分赢下这一局,可以看出他已经不是那个爱皱眉头哭鼻子的小晖了。
   
    五是克服了慢热毛病。以往丁俊晖慢热有的毛病,对阵宾汉姆之所以有逆转出现,就是因为他的慢热

,让自己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而让对手在心理上取得一定优势。后面两场,丁俊晖及时作出调整,进入状态中较快。与塞尔比的比赛丁俊晖在第一局后连赢4局,一直压制着对手,从而让自己有了心里优势,确保了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得以充分发挥。与特鲁姆普的比赛,第一局就是单杆破百,而在对手回敬连胜后,丁俊晖及时作出调整,稳住了局面。

 

    青春飞扬,这是丁俊晖在世锦赛上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无论场上比赛顺境逆境,还是场下从容面对媒体或是高尔夫球场挥杆休闲,他都比以往显得更加成熟、自信,而这种成熟、自信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受住了艰苦考验,创造了世锦赛个人最佳战绩后,他的未来之路会更加宽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