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第七封印英格玛伯格曼宗教信仰生命文化 |
分类: 黄昏剧院 |
《第七封印》也许不是伯格曼最出色的作品,确是他最富盛名的作品。许多没听说过导演的人,都知道这部作品,无数观众和影评家看了数十遍,在不同的年龄与阅历里,看到了不同的内容。而这部如今看来艰深晦涩的作品,当时却只花了35天便拍成了。我们不得不感叹其才华,也正是从《第七封印》开始,伯格曼才走上了一代大师的道路。
伯格曼的美学理念在于,电影并不是娱乐的产物,而是思想的产物,他的电影枯燥乏味,正是由于他将电影拍的如同写大部头的书一样,毫无乐趣,却充满思辨。习惯了娱乐大片的观众,也许一下子难以接受他的镜头语言,不过,当你体会之后,震撼和深思,却是其他大部分电影所难以给以的。
1.背景:
电影开篇的字幕里,交代了电影的主人公布洛克在经历了残酷的十字军东征之后,疲惫的回到了故土瑞典。而此时的欧洲,正经历着瘟疫的浩劫,黑死病正在死神的驱使下,将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带走,家乡也不例外,战火和瘟疫,成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欧洲长久以来都沉浸在基督教的统治之下,纯净的信仰成了中世纪前半部分的欧洲的主旋律生活。对神,对上帝无条件的爱,就是欧洲精神生活的全部。但是,十字军东征破坏了这种纯朴的信仰。当封建地主和僧侣决定发动一场掠夺和传教的侵略战争时,上帝成了神圣的外衣,仅仅为了信仰的不同,无数愚昧的欧洲农民就在教皇和主教的感召之下,拿起武器,跟随着封建贵族,杀向了遥远的异国东方。他们认为,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善举,是在向上帝表达自己的崇敬。但是,残酷的战争却将欧洲拖入了泥淖,上帝没有显现,奇迹没有出现,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无数人弃尸在异国他乡。对僧侣以及信仰的怀疑,开始在欧洲蔓延。而适逢黑死病开始爆发,无数人在痛苦中哀嚎然后死去,一个又一个村庄和城市变成鬼城。人们相信,这是上帝的愤怒,因为自己发动和参加了不义的战争。信仰的恐慌,上帝的沉默,死亡的恐惧成了中世纪中后期那一段历史的回忆。骑士布洛克正是这样一个代表,他满怀激情的投身战场,却满怀失落和怀疑的回到了故乡。导演将电影的背景架设在了那个时代,沉重、怀疑和迷茫是戏的舞台。
电影的名字《第七封印》来源于圣经的启示录。圣徒约翰接到了神的一份羊皮手卷,上面有七个封印,只有羔羊(耶稣)才配揭开第七封印。每打开一个封印,世界上就会出现一种神迹,当七个封印都揭开的时候,天使会吹响七个号角,审判日就会来临。善恶生死就会得出结论。
沉默的上帝:历代的宗教演化和神学的丰富过程里,传统的圣经文本被扩充了。尤其当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之后,面对信仰危机,世俗普遍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因为牧师口中的上帝,从来没有出现过,在战场上,也没有显现过任何的神迹。世界上也没有人见过上帝。神学家们开始演化出上帝是沉默的这样一个说法。上帝创造了万物,把人应该拥有的东西,包括辨别是非的思想和智慧给了人,所以,上帝就不会在出现了,他让人凭借上帝给予的智慧去面对世界,面对邪恶,接受考验,然后在最后的审判日得到终极的救赎和惩罚。所以,所有的文学作品以及主流电影电视里,从来没有任何上帝的形象。耶稣的样子,成了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也正是这种沉默和不存在,让近现代以来的精神上的虚无主义泛滥,所以尼采会高呼“上帝死了”。伯格曼,从小在宗教的严格熏陶之下,对神和人的思考,贯穿了他的生命,也融入了整个作品。上帝存在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信仰,这样三个问题,就是《第七封印》所要揭示的。无怪乎很多人说在里面看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2.博弈死神:
怒海汹涌的岸边,铅云重压,布洛克第一次遇到了死神。他希望能够明白自己的困惑,从迷惘中找回信仰,找到生命的意义再死,于是,他与死神打赌,以下棋的方式来决胜负。和死神的游戏里,布洛克赢了,带着随从开始了旅程。但是死神却愤恨的跟随着他,只要他再次犯错,死神就会来带走他。之后,死神就尾随了布洛克。最终,为了挽救演员一家人,布洛克再次与死神对弈,他虽然作弊了,但是还是输给了死神。不过,他以自己的死,换来了演员一家人的生。因此,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也不再困惑迷惘了。最后,死神带着自己的猎物,在诡异的阴云里跳着死亡的舞蹈奔向黑暗,而受到保护的一家人则在喜悦中看到了阳光。
我们必须理解伯格曼的电影美学,他不会使用任何的特效去修饰自己的电影。所有的表演和表现,都是朴素自然的。无论是刚刚开篇的那个充满了张力的海岸以及最后的山坡上黑沉沉的死亡舞蹈的背景。都是在自然的状态下拍摄的,那种来自自然而未修饰的暴雨将至的压力,是纯净的,可能习惯了特效的观众会忽视掉这种对自然变化的利用。
死神:传统的圣经文本里,根本没有死神这样一个形象。因为基督教是一神论,而且禁止其他的偶像崇拜。死神其实来源于欧洲的民间故事,这个黑衣斗篷的形象也是脱胎于黑死病流行时期的想象。在电影里,因为上帝是沉默的,他不会出来回答任何问题,所以死神充当了上帝的代言人。黑死病被认为是一场上帝的审批,制裁那些发动战争、涂炭生灵的人类。死神也是这个审批中上帝的执行者。
死神因此在电影里虽然看起来阴郁,但是他却是一个中性的形象。他收割生命,不过是完成一种天然的使命,并不是出于任何的恶意。相反,电影里却为我们展示了更多的人性的善恶,这些人性本身意念,才是世间的道理。上帝与撒旦打赌,人会向善还是从恶,所以,人性本来就有善恶两面。人人畏惧死神,可是死神却并不是邪恶的,相反,邪恶来自于人自身。烧死女孩的人群,偷窃的牧师,酒馆里侮辱剧团的人们,发动战争的野心家,他们才是邪恶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可怕的是人。骑士在与死神的博弈和游戏里拖延时间,并不是因为他畏惧死亡,而是他陷入了迷惘,最终,他从容赴死,挽救了别人的生命,保护了一个甜蜜的家庭。死亡,其实也可以很伟大。生命的甜美,并不会因为死亡终结,世间的邪恶,却可以通过死亡去终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黑死病的蔓延带来的死亡其实并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沦落的世界。死神在和骑士的对话里,面对骑士对生命和信仰的质问,回答道“我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没有什么可以告诉你。”这便是死亡的意义,它仅仅是“无”,是一个中性的消失,是肉体的死亡,死神只是带走你的肉体,而精神的追求和生命的意义以及对上帝的信仰依然是存在的。